-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诗名篇《登楼》阅读理解与赏析
杜甫,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其作品以深沉的家国情怀、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著称。《登楼》便是其晚年客居成都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堪称杜律中的精品。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更凝聚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寻。本文将从诗歌的创作背景、逐联解析、艺术特色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对这首千古名篇进行细致的阅读理解与赏析。
一、创作背景与题旨把握
《登楼》一诗,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春。彼时,杜甫已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定居数年,生活相对安定,但这并未完全消解他内心的忧国之思。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大唐王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吐蕃侵扰等内忧外患依旧严重。广德元年,吐蕃曾一度攻陷长安,代宗仓皇出逃,虽很快收复,但国家的衰败景象已深深刺痛了诗人的心。
“登楼”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多用来抒发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的感慨。杜甫此诗,亦非泛泛的登临之作。他所登之楼,通常认为是成都的“成都楼”或“散花楼”。诗人借登楼所见的春色美景与历史陈迹,将个人身世的飘零之感与国家命运的兴衰之叹巧妙地融为一体,题旨深远,寄慨遥深。全诗以“伤客心”为情感基调,层层展开,最终将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推向极致。
二、逐联解析与意境品味
(一)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开篇即点题,“高楼”点明登临之地,“花近”描绘了登楼所见的春日景象——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然而,这美好的春色并未带来愉悦,反而触动了“客心”,使之“伤”。“客心”二字,点明了杜甫此时客居他乡的身份,漂泊之感油然而生。一个“伤”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伤客心”的缘由——“万方多难此登临”。正是因为国家正处于“万方多难”的艰难时世,所以眼前的春花烂漫不仅无法赏心悦目,反而更反衬出内心的愁苦与沉重。这一句将个人的感伤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境界顿出,体现了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博大情怀。此联以乐景写哀情,反差强烈,发人深省。
(二)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颔联写景,意境雄浑壮阔,是历代传诵的名句。“锦江春色来天地”,极写锦江春色的浩渺无垠。锦江之水,在春光的映照下,仿佛从天地之际奔涌而来,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力量。一个“来”字,动态十足,将静态的春色写活,展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与心胸的博大。
“玉垒浮云变古今”,则将目光转向更远处的玉垒山。山间的浮云,聚散无常,变幻莫测,如同古往今来的世事变迁,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一个“变”字,浓缩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朝代更迭的深沉思考。此联上句写空间之广,下句写时间之久,时空交织,境界恢弘,于壮景中隐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规律的探求。
(三)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颈联由景生情,转入对时政的议论,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北极朝廷终不改”,“北极”即北极星,古人常以之比喻朝廷的稳固。这里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明,尽管国家面临诸多磨难,但大唐王朝的正统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如同北极星般永恒不变。这既是对朝廷的信任与期望,也流露出一种民族自信心。
“西山寇盗莫相侵”,“西山寇盗”指当时侵扰唐朝边境的吐蕃等势力。诗人在此发出严正警告,告诫入侵者不要轻举妄动,侵扰大唐疆土。此句语气坚决,充满了捍卫国家主权的豪情。这一联对仗工整,议论正大,展现了杜甫虽身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庙堂之高的忧国忧民本色。
(四)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尾联巧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可怜后主还祠庙”,“后主”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后主刘禅,他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最终导致蜀汉灭亡。成都武侯祠旁有后主祠,诗人登楼远眺,想到后主刘禅,不禁生出“可怜”之感。这“可怜”二字,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也暗讽了唐代宗时期朝政的昏暗,委婉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忧虑,担心大唐重蹈蜀汉覆辙。
“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吟”是诸葛亮隐居时喜欢吟诵的乐府诗篇,内容多感慨时事、抒发怀抱。诗人在傍晚时分,百感交集,姑且吟诵《梁甫吟》,以排遣内心的苦闷。这既是对诸葛亮的仰慕——仰慕他的济世之才和忠贞品格,也是诗人自况,抒发了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聊为”二字,道出了这份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三、艺术特色概览
《登楼》一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雄浑,情景交融:诗歌开篇即景生情,以乐景反衬哀情;颔联描绘锦江、玉垒之景,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将自然之景与历史沧桑、个人感慨融为一体,情景相生,意蕴深远。
2.用典精妙,寓意深刻:尾联运用后主刘禅和诸葛亮《梁甫吟》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时政的忧虑、对统治者的讽谏以及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