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词的平仄诵读要领,把握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本词,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任务

1.了解王安石其人、创作背景及王安石变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本词约写于作者二次罢相,出任江宁知府之时。

【知识链接】

王安石变法: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当时弊端,极陈当时之务,阐述自己全面改革的思想与规划,但没被仁宗采纳。

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构想,并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获神宗赞同,颁行新法开始变法,史称“熙宁新法”。

熙宁七年(1074年),因守旧派反对,被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第二年(1076年)又罢相,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

新法艰难推行15年,取得较好成效。但在推行过程中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变法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2.对照课下注解,疏通文意。

3.AI作画。

从上阕选一幅图(千里澄江图、归帆残阳图、星河鹭起图),抓住意象和画面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词中所展现的画面,将其输入AI绘画工具生成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余秋雨曾说:“中国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前辈先贤们面对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当历史遇见诗歌,便成就了一类诗歌,名为“怀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怀古诗吗?

任务一回顾咏史怀古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过比较高一上学期学过的两首怀古词,教师总结写作思路:

①词人行至某处,看到此处此时景色;②由景色追忆此地历史上发生的往事;③借忆起之事来抒发内心的想法情感。(景—史—情)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在这首词中看到了什么景色,想到了什么历史故事,抒发了什么情感?

任务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学生大声齐读《桂枝香·金陵怀古》,并自由朗读原文、课下注释,分别明确这首词的“景、史、情”部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诵读指导:

1.仄声韵(目、肃、簇、矗、足、逐、续、辱、绿、曲),宜读得短促、干脆,读后作适当停顿,以读出声音的力度和节奏的鲜明;

2.上下片第二句第一个字是领字(正、叹),应重读;

3.上片应读出雄浑壮阔豪放之感,下片应含沉郁悲壮喟叹之情。

任务三置身诗境,共赏美景

1.请将上阕的景物描写转换为绘画指令,输入AI生成图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进行赏析。指令包含视角、远近、动静、色彩等。(提前做,课上仅分享)

2.对景物描写归纳总结

画面

意象

意境

手法

千里澄江图

澄江、翠峰

繁荣壮丽又略带萧瑟

比喻

用典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色彩对比

归帆残阳图

归帆、残阳?

西风、酒旗

星河鹭起图

彩舟、云、

星河、鹭

3.本诗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①本诗上阙通过澄江,翠峰,归帆,去棹,残阳,西风,酒旗,彩舟,云淡,星河,鹭等意象,【①抄意象】

②描绘了一幅“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的清新明阔的秋景,【②翻译句子】

③营造了隐隐清冷、萧条的氛围,点明时间、季节、地点,表达了作者对金陵风光的赞叹和喜爱。【③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的感情】

④为下文由登临所见产生的怀古之情做铺垫。

任务四身临其境,体悟诗情

1.如果将下阙中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

2.词的下阙,诗人王安石亦“念”亦“叹”,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