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创作的一首词。当时革命形势高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他在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作。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秋景,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象征着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发问,抒发了青年革命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材料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创作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诗人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以浪漫主义的激情,歌颂了“力”的美。“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等诗句,通过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激情和对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渴望。诗中的“力”不仅是自然之力,更是时代变革的力量,是青年一代冲破旧束缚、追求新理想的象征。
材料三:
《百合花》是茹志鹃于195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我”——一名文工团女战士的视角,讲述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纯洁真挚的故事。小通讯员枪筒里插着的“野菊花”、借被子时与新娘子的羞涩互动,以及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肩上的破洞、献出新婚被子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和百姓的善良、淳朴与高尚。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歌颂了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创作于革命形势高涨时期,词中壮丽的秋景象征着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谁主沉浮”的发问体现了青年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创作于五四运动高潮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象,歌颂了“力”的美,表达了对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渴望。
C.《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我”的视角,讲述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故事,小说直接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D.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三篇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只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没有象征意义。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力”仅仅是自然之力,与时代变革和青年一代的追求无关。
C.《百合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和百姓的善良、淳朴与高尚,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D.三篇文学作品都通过直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的创作与毛泽东领导湖南农民运动的经历有关,词中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创作与五四运动有关,诗中展现了诗人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
C.《百合花》的创作与解放战争有关,小说通过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D.三篇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但都没有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4.请简要概括三篇文学作品在主题上的共同点。(4分)
5.请结合材料,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的象征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向远方望去。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夜的荒凉。她突然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她们一块儿到村东头的大庙里看皮影戏,回家的路上,皮影戏的锣鼓声还在耳边响着,她们的笑声还在耳边响着,那满天的星星也像眼睛一样在望着她们。可是,现在她只有一个人,她只有满心的害怕。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是这样沉默,树木是这样静谧,夜是这样的深沉。她突然觉得,山上仿佛亮起了一盏盏灯,那是星星,她突然又觉得,山仿佛就是一座巨大的灯塔,那星星就是灯塔上的灯光,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