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精讲与练习
文言文学习,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津梁。它不仅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检验大家对古代汉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言篇章,如何抓住重点,高效复习,是每位考生面临的挑战。本文将结合中考命题趋势,选取若干重点篇目进行深度解析,并辅以针对性练习,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一、重点篇目精讲
中考文言文的考查,往往聚焦于那些思想内涵丰富、语言典范、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之作。我们将选取几篇代表性篇目,从作家作品、核心内容、重点字词、思想主旨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
(一)《论语》十二章(选讲)
1.作家作品及背景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核心内容与主旨把握
所选十二章,涵盖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道德情操等多个方面的论述。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强调了学习的乐趣、交友的喜悦以及君子的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理解这些章句,关键在于把握孔子“仁”与“礼”的核心思想,以及他对君子人格的塑造。
3.重点字词句梳理
*通假字:“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愉快。
*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表示可能或能够”。
*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旧的知识”和“新的理解与体会”。
*特殊句式:“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择”后省略了宾语“之”)。
4.艺术特色简析
《论语》语言简练含蓄,意蕴深远,往往通过简短的对话或语录,展现人物性格,传达深刻道理,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形成了“言简意赅”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
1.作家作品及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和归隐生活,风格平淡自然,意境高远。《桃花源记》是其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东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2.核心内容与主旨把握
本文以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美好描绘,寄托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桃花源的不可复寻,也暗示了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
3.重点字词句梳理
*重点实词:缘(沿着,顺着)、寻(寻找/随即,不久)、咸(全,都)、遂(于是,就/终于)、寻向所志(标记)。
*古今异义: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随即,不久)。
*特殊句式:“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林尽水源。”(省略句,“尽”后省略了介词“于”)。
4.艺术特色简析
文章以叙事为主,兼用描写和抒情。叙事曲折引人入胜,从发现桃花源到进入、停留,再到离开后试图复寻而不得,一波三折。描写生动形象,如对桃花源内景物和人们生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画卷。寄托深远,通过虚构的理想社会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三)《岳阳楼记》(范仲淹)
1.作家作品及背景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岳阳楼记》作于庆历六年,当时范仲淹因倡导改革被贬邓州。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嘱托范仲淹作记。
2.核心内容与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不同览物之情的分析,引出了“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进而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既是对滕子京的劝勉,也是作者自身人格的写照。
3.重点字词句梳理
*重点实词: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胜状(胜景,好景色)、备(详尽)、极(至,到达/非常)、或(或许,也许/有时)。
*虚词用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因为);“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中的“然则”(如此……那么)。
*词类活用:“百废具兴”中的“废”(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荒废的事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远红外磁疗贴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版.docx VIP
- 台儿庄古城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docx VIP
- 中级绿化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B51T1511-2022FDIS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电动自行车车棚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太阳能光伏路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QB_T 4045-2010 聚氨酯家居用合成革安全技术条件.pdf VIP
- 航空气象法律法规讲解.ppt VIP
- 某某垃圾场填埋场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正本-备案2025年第二版.doc VIP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