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1~2题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每当说起“朋友”一词时,我们内心霎时涌起一股暖流。高兴时,朋友可以与你分享快乐;失落时,朋友能帮你zhù(???)蓄力量。朋友就像一首歌曲,在你忧伤时响起悠扬的曲调。拥有这样的朋友,便能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有了朋友,我们的心就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当阳光温柔地照在我们身上,与朋友携手前行,方能在人迹hǎn()至处遇见美不胜收的风景!

(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①霎时()????②着落()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①zhù()蓄????②人迹hǎn()至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1分)

2.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它关系到人直接的成长和命运。我们要择友而处,“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就像一汪清泉,在你飞黄腾达时,为你默默祝福,却不一定会为你锦上添花在你遭受危难时,为你雪中送炭,却不一定会对你落井下石。不为利而合,不为利而弃,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2)请在材料一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分)

【材料二】

①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

②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3)请根据材料二中第①段内容写出两则成语。(2分)

阅读材料二中第②段两则名言,你获得了什么启发?(2分)

第二部分

(3~19题58分)

古诗词阅读(25分)

默写(8分)

3.补写出空缺的部分.(8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阅读中,跟曹操登临碣石观沧海:①,山岛竦峙。树木丛生,②。同王湾游历时序交替中的江南:③,江春入旧年。与朱自清徜徉于多姿多彩的春天:红的像火,④,白的像雪。

读万卷书,品万种情。我们在阅读中,感受人生五味:《天净沙·秋思》里有马致远“夕阳西下,⑤”的乡愁;《论语十二章》里有孔子“⑥,不舍昼夜”的感慨;《江南逢李龟年》里有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⑦”的悲叹;《峨眉山月歌》里有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⑧”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4~5题。(5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龙标①野宴

王昌龄

沅溪②夏晚足③凉风,春酒④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⑤,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①龙标:古地名,在今湖南洪江西。②沅溪:沅江,湖南境内的大河之一。③足:散步④春酒:特指春天酿造的酒。这里泛指酒。⑤远谪:贬官到离京城很远的地方。

4.以下关于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甲】诗押“i”韵,【乙】诗押“ong”韵。

B.两诗题目中的“龙标”都指地名,与【甲】诗“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含义不同。

C.【甲】诗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点明初春时令,烘托出愉悦美好的氛围。

D.【乙】诗前两句写夏夜凉风里的一场竹林聚会,诗人感到身心放松,深深陶醉于宴饮欢乐之中。

5.根据你的理解,比较两首诗的异同。(3分)

两首诗都写到了这一意象,不同在于李白将其化为使者来传情,王昌龄则是借其言明志向。两首诗都写到了“愁”,李白的“愁”表达的是之情,王昌龄的“愁”是因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