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古诗文综合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古诗文综合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26八年级上·江苏徐州·期中)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②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③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

(3)灌水之阳有溪焉????(4)今予家是溪???????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4.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颈联描绘了牧人、猎人满载归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安逸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B.【甲】诗尾联写了诗人此刻尽管感到知音难觅,但依旧唱起《采薇》之歌,可见诗人的乐观与豁达。

C.【乙】文中猿声与郦道元的《三峡》中的猿声景同情异,“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

D.【丙】文中,因为溪水道低,险峻湍急,幽深狭窄,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故作者为其取名“愚溪”。

5.【甲】文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1.凭借???向远处伸展???北面???这

2.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3.(1)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2)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

4.C

5.动静结合的手法。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归,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导语】

这篇古诗文组合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文人情怀。【甲】诗王绩以秋色落晖为背景,流露孤寂与隐逸之思;【乙】文吴均用清丽笔触描绘富春江奇景,体现对自然的沉醉;【丙】文柳宗元借“愚溪”自喻,在自嘲中暗含孤高傲世之志。三篇作品均通过景物描写寄寓人生感悟,但情感基调各异:或怅惘、或超脱、或愤懑,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借景抒怀”的经典范式。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

(1)句意为: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负:凭借。

(2)句意为: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

(3)句意为: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阳:北面。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

(4)句意为: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是:这。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其中,“以愚辞歌愚溪”写我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对愚溪的赞美,后面应断开;而“则茫然而不违”和“昏然而同归”二者并列关系,这两句则表达出我赞美后的内心感受,中间应断开。故断句为: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柯,树木的枝干;上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