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演讲人:日期: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查房
CATALOGUE目录01疾病基础知识概述02风险评估与监测重点03急性期症状护理要点04药物治疗护理管理05家庭支持与健康教育06康复期护理计划
01疾病基础知识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躁狂/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或混合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核心定义I型需满足至少一次躁狂发作(持续7天以上),可能伴精神病性症状;II型则需至少一次轻躁狂(4天以上)加一次重性抑郁发作,躁狂程度较轻但抑郁更频繁。I型与II型分型循环型指频繁情绪波动但未达发作标准;未特定型涵盖症状复杂、不符合上述分型的临床情况,需个体化评估。循环型与未特定型010203双相情感障碍定义与分型
躁狂期三联征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伴随食欲/体重变化、睡眠障碍(早醒或嗜睡)、自责或无价值感,严重者可出现自杀意念。抑郁期核心症状混合状态特征情绪高涨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如激越性抑郁),表现为烦躁、思维加速但伴随绝望感,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或焦虑障碍。情感高涨(过度愉悦或易怒)、思维奔逸(语速快、话题跳跃)、意志行为增强(睡眠减少、冲动消费或冒险行为),可能伴随夸大妄想或判断力下降。典型临床表现识别要点
疾病病程与预后特点病程呈发作-缓解模式,间歇期功能可部分恢复,但随复发次数增加,间歇期缩短,症状可能加重或复杂化(如快速循环型)。发作性与波动性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执行功能受损),尤其是未规范治疗者,远期预后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脑功能损害风险共病焦虑、物质滥用或代谢疾病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药物维持治疗及心理社会支持可显著改善长期功能结局。共病与预后因素
02风险评估与监测重点
自杀风险动态评估方法自杀意念的筛查工具社会支持系统评估情绪波动与行为观察使用标准化量表(如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量表C-SSRS)定期评估患者自杀念头频率、强度及具体计划,尤其关注抑郁发作期或混合状态时的突发性风险升高。密切监测患者情绪由抑郁突然转为平静或亢奋的异常变化,此类“假性缓解”可能掩盖自杀准备行为,需结合其物品整理、财产分配等行为线索综合判断。动态调查患者近期人际冲突、失业或亲密关系破裂等应激事件,量化其社会隔离程度(如SPI量表),缺乏支持系统者风险等级需上调。
攻击行为预警信号识别前驱期生理指标记录患者瞳孔扩大、呼吸急促、握拳等非语言信号,结合心率变异性(HRV)监测数据,其自主神经亢进常先于言语威胁出现。妄想性言语特征识别被害妄想相关的特定表述(如“有人要毒害我”),此类症状伴随激惹性增高时,攻击风险较单纯躁狂发作高3倍。环境触发因素分析建立患者攻击行为的历史数据库,统计其易激惹场景(如排队等待、被否定意见),采用ABC(前因-行为-后果)模型进行行为干预预演。
每48小时检测血锂浓度(维持期目标0.6-1.2mmol/L),观察细微震颤进展为粗大震颤、构音障碍的神经毒性演变过程,同步监测甲状腺功能(TSH)及肾功能(eGFR)。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指标锂盐毒性早期征象每周测量腰围、BMI,监测空腹血糖及血脂(尤其奥氮平使用者),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上升0.5%需启动代谢干预方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代谢综合征每月全血细胞计数,重点追踪血小板计数下降趋势(100×10?/L时需减量),联合凝血功能检查(PT/APTT)预防出血风险。丙戊酸钠相关血液学异常
03急性期症状护理要点
躁狂发作期行为管理策略环境安全与刺激控制减少环境中过度刺激因素(如噪音、强光),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避免患者因过度兴奋引发攻击行为。必要时设置单人间,移除危险物品(如尖锐器具)。01药物依从性监督密切监测情绪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钠)的服用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手抖、口渴等副作用,并记录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以防中毒。定向力与时间感维持通过钟表、日历等工具帮助患者保持时间定向力,采用简短清晰的指令引导其参与结构化活动(如手工、绘画),以消耗过剩精力。02当患者出现挥霍、挑衅等行为时,采用非对抗性沟通(如“我理解您现在很激动”),必要时启动保护性约束流程并记录行为触发因素。0403冲动行为干预
抑郁状态安全防护措施每2小时评估一次自杀意念强度,重点关注言语线索(如“活着没意思”)或行为征兆(如藏药、写遗书)。确保患者处于视线范围内,夜间加强巡视频次。自杀风险评估与监控01从低强度社交开始(如每天与护士交谈5分钟),逐步增加互动时长,鼓励参与团体活动(如音乐疗法)以重建社会功能。社交再激活训练03协助完成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提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防营养不良。针对木僵状态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并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基础生活支持02早晨安排30分钟自然光照射以调节生物钟,使用睡眠日志记录昼夜节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