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各单元.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讲人:

日期:

动物营养学各单元

CATALOGUE

目录

01

营养学基础

02

消化与吸收机制

03

营养需求评估

04

饲料与饲养管理

05

特殊动物营养需求

06

营养健康与疾病

01

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分类与功能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能量,蛋白质参与组织修复和酶合成,脂肪是长期能量储备和细胞膜构成成分。

宏量营养素

涵盖维生素和矿物质,虽需求量小但对代谢调节至关重要。如维生素B族参与能量转化,钙和磷维持骨骼健康,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

微量营养素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前者调节血糖和胆固醇,后者促进肠道蠕动;水作为溶剂和运输介质,参与体温调节和代谢废物排出。

膳食纤维与水

水分与能量代谢

水的生理作用

占体重的60%-70%,是生化反应的介质、营养运输载体和体温调节核心,脱水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器官衰竭。

能量代谢途径

通过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供机体活动使用,能量过剩会以脂肪形式储存。

代谢率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体重、运动量和环境温度均影响基础代谢率(BMR),如肌肉组织比脂肪组织消耗更多能量。

维生素与矿物质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护视力与免疫,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E抗氧化,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量摄入易蓄积中毒。

矿物质平衡

钠钾调节体液渗透压,锌影响味觉和伤口愈合,碘是甲状腺激素原料,硒具有抗氧化和解毒功能,需注意地域性缺乏问题。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增强胶原合成和免疫力,B族维生素(如B1、B2、B12)辅酶功能广泛,缺乏易引发脚气病、口角炎或贫血。

02

消化与吸收机制

消化系统结构与运作

消化道分层结构

消化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黏膜层含分泌消化酶的腺体,肌层通过蠕动推动食糜,浆膜层则提供保护与润滑功能。

消化道分区功能

上消化道(口腔至十二指肠)侧重机械与化学消化,下消化道(空肠至肛管)负责吸收与残渣排泄,各段pH值差异(胃酸pH1.5-3.5,小肠pH7-8)适配不同酶活性。

消化腺协同作用

大消化腺(如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与小消化腺(如胃腺分泌胃酸)共同完成化学消化,确保营养物高效分解。

营养物消化过程

碳水化合物分解

口腔唾液淀粉酶起始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胰淀粉酶在小肠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肠绒毛膜上的麦芽糖酶最终将其转化为单糖吸收。

蛋白质降解途径

胃蛋白酶原经胃酸激活为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蛋白质为多肽;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小肠将多肽裂解为寡肽,肠肽酶最终生成氨基酸供吸收。

脂肪乳化与吸收

肝脏胆汁酸盐将脂肪乳化为微滴,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与单酰甘油,经肠上皮细胞重组为乳糜微粒进入淋巴系统。

小肠吸收优势

乳糜泻患者因麸质过敏导致绒毛萎缩,吸收面积锐减;慢性胰腺炎则因消化酶不足,引发脂肪泻与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病理状态干扰

膳食成分影响

膳食纤维延缓胃排空但促进肠道蠕动,高钙饮食可抑制铁锌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降低钙磷肠道转运效率。

小肠绒毛与微绒毛形成巨大表面积(约200m²),主动运输(如葡萄糖钠共转运)与被动扩散(如短链脂肪酸)机制并存,吸收率高达90%以上。

吸收效率与影响因素

03

营养需求评估

能量需求计算方法

净能体系(NE)

基于饲料代谢能扣除热增耗后的实际可利用能量,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的能量需求计算,需结合动物种类、生理阶段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调整模型参数。

03

02

01

代谢能体系(ME)

通过测定饲料总能与粪能、尿能、甲烷能损失差值计算,需考虑消化率校正系数,适用于禽类和高产奶牛的能量需求动态评估。

总消化养分(TDN)

传统粗饲料能量评价方法,通过可消化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及脂肪的加权总和计算,需结合动物体重与生产性能进行需求分级。

蛋白质与氨基酸需求标准

理想蛋白质模式

根据动物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平衡比例制定,需通过氮沉积试验和生长曲线拟合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需求。

可消化氨基酸(DAA)评估

基于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规避大肠微生物干扰,尤其适用于猪和家禽的低蛋白日粮配方设计。

动态需求模型

整合动物体重、日增重、繁殖状态等变量,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蛋白质周转率与维持需求的关联方程。

微量元素平衡策略

01

通过有机微量元素(如蛋氨酸锌、酵母硒)提高生物利用率,同时搭配硫酸盐或氧化物补充基础需求量,需注意元素间拮抗(如铜与钼)。

定期检测肝脏、毛发或血液中铁、锌、锰等元素浓度,结合缺乏症临床症状(如贫血、角化不全)调整添加量。

基于精准营养减少粪便中过量微量元素(如砷、镉)的排泄,需结合饲料原料本底值及动物排泄规律制定环保型添加方案。

02

03

螯合物与无机

文档评论(0)

158****1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