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古典之美(27分)
1.(1)后天下之乐而乐(2)沉舟侧畔千帆过(3)病树前头万木春(4)月有阴晴圆缺(5)
肯将衰朽惜残年(6)月是故乡明(7)湘水无情吊岂知(8)蜡炬成灰泪始干(9)人迹板桥霜(10)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分建议:10分,每空1分。凡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答的关键是熟记古诗文,注意“侧”“衰”“湘”“蜡”“炬”
等字的正确写法。
2.乐观进取(答“乐观自信”“积极进取”亦可。)
评分建议: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行路难》(其一)诗句主旨的理解。结合诗人仕途受挫的写作背景,再从“长
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壮阔意象中,不难解读出诗人虽遭遇“冰塞川”“雪满山”般的困境,但仍然
对未来满怀希望,坚信理想能够实现。这正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生动体现。
3.(1)还(2)茂盛
评分建议:2分,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此题,一是要准确识记,二是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测。
4.(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2)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评分建议:3分,(1)小题1分,(2)小题2分。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查。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注意落实重点字词,
不能遗漏。第(1)小题可结合已给出的句子翻译来对所填内容进行仔细推敲、翻译,注意“沆砀”一
词的解释;第(2)小题注意“酣”“丝”“竹”等词语的解释。
5.示例:【甲】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情趣,还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带有淡淡的哀愁;【乙】文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评分建议:4分,【甲】【乙】两文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一是要结合文本,另外还要结
合相关写作背景。【甲】文记叙了作者独往湖心亭赏雪的经过,描绘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
上遇人之乐,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
和深沉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
赏的情怀。【乙】文作者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寄情山水,但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6.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
评分建议:2分,每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漏断、错断均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需结合句意与句子结构判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夜里
坐在冷泉亭中,每夜又可面对山间的明月,哪来的福分(让我在这里)享受”。“夜坐冷泉亭”点明时
间与动作场景,为完整分句;“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与前文“夜夜见湖上之月”相对照,是另一处场景
描述,需断开;“何福消受”以反问收束,表达感慨,独立成句。以此逻辑断句,符合语意与表达节奏。
7.示例:【甲】文结尾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
1
较、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这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丙】文
结尾提及林和靖、李岣嵝二人,是以隐逸形象的类比来强调自己避嚣灵隐、夜对山月的志趣,强化“枕
石漱流”的隐逸情怀。
评分建议:4分,【甲】文答出“痴”字1分,答出“映衬(或衬托)相公之‘痴’”1分;【丙】
文答出“类比”1分,作用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甲】文借舟子评价从侧面衬托了张岱“独往湖心亭赏
雪”之“痴”,补全“孤高”与“共鸣”的情感层次;【丙】文以隐士类比,显示自身避嚣灵隐、夜对
山月的志趣。作答时,需手法明确、关联细节与主题方为完整。
附【丙】文参考译文:
夏夜乘凉,(我把)枕头竹席拿到亭子里对着月亮躺下,山涧中溪水淙淙作响,(就像)各种乐器
一起弹奏。我在西湖(的时候),多把湖船作为住所,每夜都能看见湖上的月色,而如今又避开喧嚣来
到灵隐寺,夜里坐在冷泉亭中,每夜又可面对山间的明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州一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pdf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三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山西省晋中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