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事件分析专项卷
一、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二、测试说明
本专项卷聚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国隋唐至明清时期)核心历史事件,涵盖隋朝统一与建设(大运河、科举制)、唐朝兴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往、中外交流)、宋元时期(宋代经济繁荣、元朝统一与民族融合)、明清时期(明朝政治与抗倭、郑和下西洋、清朝前期盛世与闭关锁国)等关键板块。通过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题型,全面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及历史评价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提升历史思维与解题能力。
三、测试内容(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隋朝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六年(610年),隋炀帝遣侍御使韦节等,召募人夫,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
材料二:(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朝皮日休《汴河铭》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朝胡曾《汴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说明大运河开通的积极作用。(6分)
(3)材料三对大运河的评价有何局限性?(5分)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材料一:(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材料二:(唐太宗)“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注: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叹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为君之道”?(6分)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至少两点)。(5分)
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材料二: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不掠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有利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与当地居民交往的方式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分析郑和下西洋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7分)
二、简答题(共1小题,25分)
4.选取隋唐至明清时期任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除上述材料中已涉及的“大运河”“贞观之治”“郑和下西洋”外,如“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开元盛世”“宋代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成就”“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明朝的建立与内阁制度”“清朝的文字狱与闭关锁国”等),结合其背景、经过、影响,简要分析该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要求:事件明确,史实清晰,逻辑连贯(背景+经过+影响+地位),25分。
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材料分析题
1.隋朝大运河分析
(1)开凿特点:
-工程规模大(征发“百余万”男女,分段开凿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时间集中(605-610年,6年内完成);
-覆盖范围广(北至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五大水系);
-以人力为主(征发大量平民,体现隋炀帝的急功近利)。
(2)积极作用(材料二“其为利也博哉”):
-加强南北联系(“北通涿郡”“南运江都”),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漕运粮食、物资运输);
-推动沿岸城市发展(如扬州、杭州等);
-奠定后世运河(如京杭大运河)的基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3)材料三的局限性:
-片面强调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亡隋波浪九天来”),忽视其积极作用;
-将隋炀帝的暴政(如滥用民力、巡游奢侈)与大运河本身混为一谈;
-未看到大运河对后世的长远价值(如经济、交通意义)。
2.“贞观之治”分析
(1)治国理念:
-以民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轼词全集(珍藏版).docx VIP
- 霍尼韦尔:2024年变革性的石脑油制乙烷&丙烷工艺白皮书.pdf VIP
- PSL-621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V120.pdf VIP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课件(共18张PPT).pptx VIP
- 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并发症及对策课件.ppt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网球服装和鞋类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冬季施工方案(中建完整版).doc VIP
- 艺术与审美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8校跨校共建.docx
- 河道治理及运营维护方案两篇.docx VIP
- 《医学信息检索》全套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