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复习任务三 任务达标训练(1).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达标训练——在训练上花心思;[试题亮点]“对点练”,题材多样,形式多样,从各个角度训练对艺术技巧的鉴赏。“综合练”,客观题紧扣高考命题趋向,主观题既有考查综合能力的综合问,又有具体考查某种艺术技巧的单独问。;一、对点练(2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法曲献仙音①·秋晚红白莲

吴文英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②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③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④,笑何郎⑤、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⑥。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注】①法曲献仙音:词牌名,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②澹:恬静、安然的样子。③清麝:清冽的麝香气息。④寸藕折长丝:折断寸藕可见长丝。⑤何郎:三国时的何逊,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人称“傅粉何郎”。⑥菱唱:采菱人所唱之歌。;本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词运用的修辞手法较多。起首两句“风拍波惊”与“露零秋觉”对仗工整,后面“艳拂潮妆”与“澹凝冰靥”也是如此,读来极具节奏感,富有音韵美。“断绿衰红江上”以“绿”代指叶,以“红”代指花,用语精练,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手法,将红白莲比作美人,写它们“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仿佛在对着彼此说话,惹人怜爱。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伴鸳鸯秋梦”写红白莲花像鸳鸯双栖在水上,而自己形单影只,反衬与爱人不能相见的寂寞孤单。另外还有双关,“寸藕折长丝”既是说藕断丝连,也是指相恋的两人虽然远隔两地,但仍然长相思。;答案:①对偶。“风拍波惊”与“露零秋觉”相对,“艳拂潮妆”与“澹凝冰靥”相对,读来朗朗上口,有音韵之美。②拟人。将水波、晚秋当作人来写,富于情味;将红白莲当作冷艳沉静、相对玉立的美人来写,表现出对荷花的怜爱。③借代。以“绿”“红”分别代借叶、花,用语简洁,凸显了叶、花的特点。④比喻。“伴鸳鸯”两句,写红白莲像鸳鸯般双宿水上,而自己形单影只,表现出与爱人远离不能相见的怅惘。⑤双关。“寸藕折长丝”中的“丝”字一语双关,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分隔两地的爱人的思念。;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说,体格独别。”这首诗与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诗歌首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表现的是一个“等”字。次句以“直到”接续,回答了等的对象——行人,也就是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做最后一刻的流连。第三、四句直写离别,在首句点染的画船上做文章,说不管烟波浩渺,不管风风雨雨,行人终将离去,画船带走的只是离愁别恨。全诗就船和送别场面展开描写,气韵贯通,正合陈衍所说的“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而《越中览古》在首句点题之后,第二、三句分写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的情况,体现出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结句突然一转,通过将昔时的繁盛与眼前的凄凉加以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答案:《柳枝词》的尾句紧承前文,而《越中览古》的尾句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柳枝词》首句表现等待的场景,次句回答等待的对象,第三、四句直写离别。全诗一气而下,表现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越中览古》首句点题,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第二、三两句承上启下,写战士还家、越王还宫的盛况。结句笔锋一转,写过去繁华热闹的宫殿如今只剩几只鹧鸪盘旋不去,以景结情,表达了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主题。;3.(一文多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注],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中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惶惶、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6分)

答案:通过渲染的手法,写树叶落,雁南飞,北风呼啸,天气让人感到寒冷。;(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6分)

答案:(示例一)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实写诗人的思乡之情;“归帆天际看”诗人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回家,一实一虚,尽显思乡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