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创新思维 任务达标训练.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达标训练——在训练上花心思;[试题亮点]选材侧重唐宋诗词,符合高考命题选材趋向;既有“聚同析异”针对练,又有“双向互证”针对练。;题组一聚同析异(双文本+考教衔接+各个对比点)

1.(双文本+形象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

陈襄

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A.两诗都写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有所不同,陈襄诗较吕本中诗更阔大。

B.两诗描写木芙蓉花的特点各有侧重,吕本中诗写花之红艳,陈襄诗写花之繁多。

C.两诗赞美木芙蓉花,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吕本中诗对比的张力不如陈襄诗强烈。

D.两诗语言风格都较为平实自然,但气韵不同,吕本中诗偏委婉,陈襄诗偏豪放。;解析:“都用了对比手法……不如陈襄诗强烈”错误,陈襄诗“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是以千林寒叶反衬木芙蓉不惧霜寒。;(2)(对点练)两诗各表现了木芙蓉花怎样的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吕本中诗首句点明木芙蓉生长的地方,在小池的南边。第二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木芙蓉不畏艰难、无惧风霜的特性。“犹胜无言旧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说木芙蓉的品格比桃李更让人敬佩。“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木芙蓉的从容与淡定,不管风吹雨打,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按自己的本性,自开自落。陈襄诗的意思是,树林中万千树木的叶子都已经发黄了,只有木芙蓉花还在盛开。它毫不畏惧霜寒,随随便便就能开三百朵。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①吕本中诗中的木芙蓉花有从容、独立、坚韧的精神:不管命运与际遇如何,只着力绽放自己的生命,自开自落,任由东风。②陈襄诗中的木芙蓉花有无畏、洒脱、豪迈的精神:不惧怕秋霜,只任性绽放,随便一开,就是三百朵。;2.(考教衔接+艺术比较+情感比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东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地表现了出来。;解析:“直接强烈”错误,“来时还下杜陵无?”意为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这一急切的询问,把诗人的宦游漂泊之感、故园之思,一并曲折地传达了出来,所以应该是“曲折委婉”。;(2)(对点练)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艺术表达及意境、情感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赏析。(6分)

答案:相同点: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借秋景营造一种寒冷凄清氛围,融入了诗人内心之悲情。②运用拟声词入诗,不仅诉诸视觉,也诉诸听觉。

不同点:①意境上:杜牧诗中描写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蒲苇,营造出寒冷凄迷的氛围,意境更加萧索凄寒;杜甫诗中描写落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而来,描绘出秋天肃穆萧索、空旷辽阔的景色,境界壮阔磅礴,意境更加深远。②情感上:杜牧诗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表达了诗人被贬官的痛苦,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烦闷之情;杜甫诗在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以及对生命有限、宇宙永恒的感怀。;3.(考教衔接+风格比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送《朝天续集》归诚斋①,时在金陵

姜夔

翰墨场中老斫轮②,真能一笔扫千军。

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

先生只可三千首③,回施江东日暮云④。;【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朝天续集》是杨万里的诗集。②斫轮:经验丰富、技艺高超者。③三千首:出自欧阳修诗《赠王介甫》,指李白的作品数量。④江东日暮云:出自杜甫诗《春日怀李白》。;A.首联用“老斫轮”“扫千军”称赞友人创作功力老到,有横扫千军之气势。

B.第四句拟人,写山川怕被摄入笔下勾去精魄,以山川之“怕”显笔法之精妙。

C.第五句写射箭正中靶心非靠蛮力,是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

D.尾联用典,将两句提及李白的诗句整合,言杨万里之诗可与李白诗相媲美。;解析:“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分析有误,“箭在的中非尔力”说的是杨万里作诗意到笔随,像箭在的中,不恃强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