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互动型授课课件)-2025-2026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新授课课件(统编版).pptx

第0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互动型授课课件)-2025-2026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新授课课件(统编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石器时代,文明曙光;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苏秉琦;任务一: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完成表格?思考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任务二: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完成表格?思考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任务三:对比新旧石器时代分布图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体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任务四:研读课本材料,从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本质变化等角度找出新石器时代人类早、晚期有哪些变化?;万邦时代,国家雏形;任务一:结合所学,据材料归纳夏商周等“早期国家”出现的基本要素?你认为哪些要素对于国家的产生最重要?;

三皇:

伏羲——教人结网驯服鸟兽。

有巢氏——教人构木而居。

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

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

女娲——女性,补天造人。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的、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材料一: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褒氏、费氏、杞氏。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青铜时代,宅兹中国;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存的王位继承制。;任务一:结合教材,根据形势图分析商与外服地区的关系?商朝为何要实行内外服制度?;任务二:观察地图,与商朝相比,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周王采取分封制统治天下?;任务三:结合教材,观察地图,分析周朝针对“三监之乱”而设计分封制的特点?;任务四:结合教材,结合材料,除了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的管控?;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中,华夏诸国保持了对周王室的政治认同,奉之为天下共主;在文化上,宗周王朝通过各种礼典来强化伦理规范与意识……周礼成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符号。

——曹建墩《三代礼制传统与华夏文明的连续性》;任务六:通过自学教材内容,根据材料归纳商周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经济生活特征?;中国一词从地理概念到政治、文化象征的转变: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