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执奋斗之笔?书青春之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说说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分)
2.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结庐在人境”与本诗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请简要说明三位作者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议论、抒情。2.示例:刘禹锡借“庐”自比古代圣贤,突显洁身自好的品性;陶渊明借“庐”表达自己虽身处闹市,但心灵远离尘俗的宁静淡泊之志;杜甫借“庐”抒发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议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普遍地庇护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抒情,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本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富贵不能淫》《爱莲说》《饮酒(其五)》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过零丁洋》《示儿》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廉颇毁于使者》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孟子梁惠王下》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使至塞上》含答案解析.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舜发于吠亩之中》《韩非子——鲁人烧积泽》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桃花源记》含答案解析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游山西村》《行香子述怀》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