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酒意象为脉络,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

首先,通过对比品读与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深入李清照的生命历程,体会其愁绪的演变与深度;继而,通过单元回望与整合,将李清照置于更广阔的文学星空中,与学生一同探寻中国文人借“酒抒怀文化传统,感悟其面对困境时多样的生命姿态;最终,在朗读、探究与写作中,实现从鉴赏到共鸣的跨越,启迪学生对“生命的诗意”进行个性化思考。

二、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多层次、沉浸式的朗读,品味《声声慢》中叠词、意象、直抒胸臆的语言特色,感知其声韵与情感融合之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三杯酒”,探究其“愁”的内涵演变,培养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李清照的愁绪与个人遭遇、时代背景的深层关联,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理解的跨越。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深入体会《声声慢》凄美、愁绝的意境,感受其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将《声声慢》置于单元视野,通过回顾曹操、白居易、苏轼、杜甫等人诗中的“酒意象,理解中国文人借“酒”抒怀的文化传统。感悟诗人们在不同困境中展现出的多样生命姿态,理解“生命的诗意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酒”为线索,对比品析李清照词中“愁的内涵演变,并单元回望不同诗人诗中的“酒”意象。

难点:理解李清照的“愁如何从个人情感升华为时代悲音,并深刻感悟诗人们借“酒”所展现的不同生命姿态及其共同的诗意精神。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杯酒,开启一场穿越(约2分钟)

“提到中国古代文人,总有一样东西如影随形——那便是“酒。它可以是太白笔下“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恣意张扬,也可以是东坡居士“一尊还酹江月的旷达通透。然而,当这杯酒,递到了一位历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女性词人手中时,会酿成怎样的滋味?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斟满一杯穿越时空的酒,品一品这杯中,究竟盛着怎样的百味人生。让我们一同走进李清照的《声声慢》,去品味她那‘一杯愁绪,半生漂泊’。”

(二)初读感知:觅愁苦之音(约5分钟)

1.听读,入诗境

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并明确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

指名学生说一说听读的感受,初步品味这杯酒的滋味,步入诗境。

2.齐读,入诗境

现在请大家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跟着音乐,放开声音,朗读全词,用你们的声音,走入诗中境界。

(三)对比探究:辨酒中滋味(约12分钟)

李清照的生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她饮酒、醉酒、写酒。“这杯敌不过风雨的‘酒’,让我们感受到了她满腹的愁苦。但李清照的生命之酒,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这般滋味。现在我们一同回顾她生命中的另外两杯酒,看看这愁味是如何一步步酿成的。

活动一:品李清照的“三杯酒”(PPT出示三首词)

1.《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第三杯:《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指名读三首词,简单评价。

从饮酒环境、饮酒心境这两个角度,对比这杯‘酒’与前两杯有何区别。

饮酒环境:(1)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广阔、优美的郊野,景色清新明丽。

(2)精美的居室,东篱、黄昏、暗香,雅致、凄冷。

(3)窗前、晚来风急、过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肃杀、凄冷、孤寂的逃难寓所,天地一片萧索。

饮酒心境:“沉醉”“兴尽——无忧无虑,恣意欢愉。

“浓睡”“残酒绿肥红瘦”——悠闲、雅致,浓浓的相思,孤寂凄凉(闲)愁,________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