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药调剂处方审核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的有效期为()
A.当日有效B.2日内有效C.3日内有效D.7日内有效
下列中药饮片中,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的是()
A.甘草与甘遂B.生姜与半夏C.麻黄与桂枝D.人参与莱菔子
中药处方中“先煎”的药物,其煎煮要求是()
A.与其他药物同时下锅煎煮B.提前10-15分钟下锅煎煮
C.提前20-30分钟下锅煎煮(质地坚硬类)或1-2小时(有毒类)D.出锅前5-10分钟下锅煎煮
某处方开具“制附子15g”,调剂人员审核时应重点关注的是()
A.药物是否有霉变B.剂量是否超出常用安全范围
C.是否标注“打碎”D.是否有医师签名
中药处方中“烊化”的药物(如阿胶),正确的调剂与煎煮指引是()
A.与其他饮片一同煎煮B.单独用开水或黄酒加热融化后,兑入药液
C.研末后用温水送服D.提前浸泡30分钟后与其他药物同煎
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下列属于毒性中药的是()
A.黄芪B.生川乌C.当归D.枸杞子
中药处方审核时,发现“药味重复开具”(如处方同时出现“麻黄”与“蜜麻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直接调剂,无需干预B.自行删除重复药味后调剂
C.联系医师确认用药意图,修改处方并重新签名后调剂D.告知患者后调剂
某患者为孕妇,处方开具“红花6g”,调剂人员审核时应判定为()
A.适宜处方,可正常调剂B.不适宜处方,红花有活血作用,需医师再次确认
C.超常处方,直接拒绝调剂D.需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调剂
中药处方中“包煎”的药物(如旋覆花),其调剂要求是()
A.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同煎B.单独煎煮后取汁兑服
C.研末后冲服D.无需特殊处理,直接与其他药物同煎
下列关于中药处方签名的审核要求,错误的是()
A.医师开具处方后需手写签名或加盖电子签名(符合电子处方规范)
B.药师调剂后需在处方上签名
C.实习医师开具的处方需经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
D.医师签名模糊不清时,可由药师猜测确认后调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药处方规范性审核的内容包括()
A.患者信息是否完整(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
B.药味名称是否规范(是否使用正名,无别名、错别字)
C.剂量单位是否正确(是否使用“g”“ml”等法定单位)
D.医师签名是否完整清晰
中药用药适宜性审核中,需关注“剂量适宜性”的情况包括()
A.儿童用药(需按年龄或体重调整剂量)
B.老年人用药(需适当减量,避免肝肾负担)
C.毒性中药(需严格控制在安全剂量范围内)
D.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避免剂量累积导致不良反应)
下列属于“十九畏”配伍禁忌的药组是()
A.硫黄与朴硝B.巴豆与牵牛子C.丁香与郁金D.人参与五灵脂
中药处方中需标注“特殊煎煮方法”的药物类型包括()
A.质地坚硬类(如石膏、龙骨,需先煎)
B.含挥发性成分类(如薄荷、砂仁,需后下)
C.黏性大或粉末类(如车前子、滑石粉,需包煎)
D.贵重药材(如人参、鹿茸,需另煎)
药师发现中药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时,正确的处理流程是()
A.记录不适宜事项(如配伍禁忌、剂量异常)
B.及时联系开具处方的医师
C.医师修改处方并重新签名确认后,方可调剂
D.医师拒绝修改时,药师可自行调整处方后调剂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案例1:处方规范性与适宜性审核
患者张某,男,6岁,因“咳嗽、痰多3天”就诊,诊断为“小儿支气管炎”。处方如下: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半夏5g陈皮5g
生姜3g大枣2枚川贝母2g(研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医师签名:李某(实习医师),无其他签名
问题:
该处方规范性审核存在哪些问题?(10分)
从用药适宜性角度,该处方是否存在风险?若有,应如何处理?(15分)
案例2:毒性中药与特殊人群用药审核
患者王某,女,32岁,孕12周,因“关节疼痛”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如下:
生附子6g(先煎)桂枝6g白芍10g甘草5g当归10g川芎6g
独活10g桑寄生15g生姜3g
用法:每日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