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项为之强()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诚心诚意()
二、判断下列句式是否属于特殊句式,若属于,请说明其类型。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非利不见可欲,非义不取也。
3.河海之水,非一源之水也。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河水清且涟猗。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翩翩然如翔鸟之轻飞兮,翩翩然如流风之回雪。
2.鸿鹄之志,不随以举;蝉翼之轻,不为以累。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为:_________(2)踦:_________(3)奏刀:_________(4)肯綮: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3.庖丁认为他解牛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什么境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薄也。若夫郑亡,君亦无所害,且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行仁政,秦国可兴;行暴政,秦亦将亡。今君行暴政,郑又亡,秦亦将亡,君岂得免哉?”
秦伯说,乃罢兵而去。晋亦不争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贰:_________(2)缒:_________(3)鄙:_________(4)共:_________(5)说: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且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行仁政,秦国可兴;行暴政,秦亦将亡。今君行暴政,郑又亡,秦亦将亡,君岂得免哉?
3.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请概括他的主要论点。
4.这段文字中,体现了哪些人物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鬻:_________(2)誉:_________(3)莫:_________(4)陷:_________(5)或: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吗?请简要举例说明。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熊掌:___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