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动物检疫检验技术
主讲人:曹晓玉
任务二动物检疫检验技术
病理学检查
知识点:
一、病理学检查技术应用范围
当有病死动物或患病动物,无法用临诊检查法确诊时,可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其病理变化特征初步确定是何种检疫对象,或提出可疑疫病范围,以便进一步确诊。
二、病理学检查技术分类
(一)病理剖检
指对动物尸体进行剖检,观察病理变化,为检疫人员做出正确的结论提供依据。
(二)病理组织学检查
指采取病料做组织切片,借助显微镜观察细微的病理变化,借以帮助诊断。
三、病理剖检
(一)对动物尸体剖检的要求
1.剖检前检查
应仔细检查尸体体表特征及天然孔有无异常,以排除炭疽等恶性传染病;患炭疽病的动物及其尸体,禁止剖检;若怀疑动物死于炭疽,先采取耳尖血液涂片镜检,排除炭疽后方可剖检。
2.剖检时间
尸体剖检应在患病动物死后越早越好,夏季不超过6h,冬季不超过24h。尸体放久后,容易腐败分解,尤其是在夏天,尸体腐败分解过程更快,这会影响对原有病变的观察和诊断。
3.剖检地点
尸体剖检一般应在病理剖检室进行,以便消毒和防止病原扩散。如果条件不允许而在室外剖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环境较干燥,远离水源、道路、房舍和圈舍的地点进行。剖检前挖一深达2m以上的坑,坑底撒生石灰,坑旁铺垫席,在垫席上进行操作。剖检完成后,将动物尸体连同垫席及周围污染的土层,一起投入坑内,撒生石灰或其他消毒液掩埋,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4.剖检数量
在畜群发生群体死亡时,要剖检一定数量的病死动物。家禽应至少剖检5只;大中型动物至少剖检3头。只有找到共同的特征性病变,才有诊断意义。
安全防护
做好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并防止环境污染。在剖检过程中和结束后,要严格消毒。
(二)外部检查
对病死动物尸体,在剥皮之前要详细检查尸体外部状态,一是决定能否进行剖检,二要记录外部病变,大致区别是普通病还是疫病。
1.检查尸体变化。动物死亡后受酶、细菌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尸僵、尸斑、死后凝血、尸腐等变化。通过检查,正确辨认尸体变化,避免把某些死后变化误认为死前的病理变化。
(1)尸僵。动物死后尸体发生僵硬的状态,称为尸僵。尸僵是否发生可根据下颌骨的可动性和四肢能否屈伸来判断。一般死于败血症和中毒性疾病的动物,尸僵不明显。
(2)尸斑。即尸体倒卧侧皮肤的坠积性淤血现象,局部皮肤呈青紫色。家畜皮肤厚,且有色素和被毛遮盖,不易发现,要结合内部检查判断。
(3)尸腐。因消化道内微生物繁殖引起尸体腐败分解并产生气体所致。常表现尸体腹部膨胀,体表的部分皮肤、内脏(特别是与肠管接触的器官)呈现灰蓝色或绿色,血液带有泡沫,尸体散发出恶臭气味。
2.检查被毛的光泽度,皮肤的厚度、硬度及弹性,有无脱毛、褥疮、溃疡、脓肿、创伤、肿瘤、外寄生虫等,有无粪泥和其他病理产物的污染。此外,还要注意检查有无皮下水肿和气肿。
3.检查天然孔。首先检查各天然孔的开闭状态,有无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性状、数量、颜色、气味和浓度;其次检查可视黏膜,着重检查黏膜色泽变化。
(三)内部检查
1.皮下检查。检查浅表淋巴结,皮下脂肪的厚度和性状,肌肉发育状况和病变。患炭疽时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时,腿肌、胸肌常有条状、斑点状出血。
2.内脏器官的检查先检查腹腔和腹腔器官,再检查胸腔和胸腔器官。各内脏器官多从尸体上取出后检查,亦可不取出进行检查。禽、兔等小动物和仔猪、羔羊等幼龄动物内脏器官常连带在尸体上进行检查。
(1)全面检查。打开腹腔和胸腔之后,首先观察暴露的腹腔、胸腔器官在动物体内的自然位置是否正常,其表面有无充血、出血、粘连、肿瘤、寄生虫等。然后由暴露部分开始,由表及里、由后向前逐一检查器官外表性状,检查胸、腹腔液体的量和性状,胸、腹壁浆膜性状。从中发现有病变、病变集中和病变严重的器官。
(2)重点检查。对有病变和病变严重的器官要重点检查,分辨病理变化特点,判定病变性质。病变器官检查多采用视诊、触诊、剖检的方法,且依次进行。
先看脏器的大小、形态、颜色、表面性状(表面光滑或粗糙、凹或凸、有干酪样物或粉末状物)。再用手触摸、按压检查脏器质地(软硬度、弹性、脆性、颗粒状)。最后,切开脏器检查切面性状,看切面组织结构是否清晰,有无寄生虫、结节、出血及其他病变。
3.口腔、鼻腔和颈部器官的检查首先检查口腔、舌、扁桃体、咽喉和鼻腔,注意有无创伤、出血、溃疡、水疱、水肿变化及寄生虫存在。剪开食管和气管,主要看食管黏膜和管壁厚度、气管分泌物的性质(浆液性、黏液性、出血性)和黏膜病变。
口腔、鼻腔和颈部器官的检查,对以口腔、食道和上呼吸道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疫病,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痘、兔瘟、鸭瘟等有较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