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亲亲我的小地球——小班环保启蒙之旅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而这份责任的培养,应始于孩童。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萌芽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欲。他们与自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一草一木、一滴水都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环保启蒙教育,并非灌输深奥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他们感知环境的美好,初步理解“爱护”的含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更是为未来播下绿色的种子,意义深远。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初步认识身边常见的环境元素,如小草、小花、树木、水等,知道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2.了解乱扔垃圾会弄脏环境,知道垃圾需要放进垃圾桶。
(二)情感目标
1.萌发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之情,乐于亲近花草树木。
2.体验参与环保活动的乐趣,初步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技能目标
1.学习简单的环保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节约用水等。
2.尝试参与简单的环境整理和美化活动。
三、活动对象
小班幼儿(3-4岁)
四、活动时间
一周(或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调整)
五、活动主题
亲亲我的小地球
六、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绘本:《小种子》、《垃圾去哪儿了?》、《水是我们的好朋友》等与环境、自然相关的幼儿绘本。
2.图片/视频:干净美丽的公园、街道图片,被污染的环境图片(注意选择幼儿能理解且不过于刺激的),花草树木生长过程的简笔画或短视频。
3.材料:
*分类垃圾桶(可自制,如贴有不同标记的纸箱)。
*废旧物品(如干净的饮料瓶、纸盒、瓶盖等,用于手工制作)。
*小铲子、小水桶(用于种植活动,确保安全)。
*绿色、棕色、蓝色等彩纸,胶水,剪刀(教师使用),蜡笔。
*小植物(如多肉、小盆栽)或种子(如豆类、向日葵种子)。
*干净的水、小抹布。
(二)经验准备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花草树木、水、垃圾等已有初步的感知。
七、活动内容与过程
活动一:地球妈妈笑哈哈(认知与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上面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2.萌发爱护地球妈妈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导入(神秘的盒子):
*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盒子”,里面装有小草、小石头、小树枝等自然物。
*引导幼儿逐一摸出并观察,提问:“这是什么?我们在哪里能看到它?”
2.绘本/图片欣赏:
*教师讲述绘本《小种子》或相关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
*展示干净美丽的地球图片(如森林、草原、河流、可爱的动物),提问:“图片上有什么?美不美?这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妈妈。”
3.讨论与表达:
*“地球妈妈身上有这么多宝贝,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她呢?”(引导幼儿说出不摘花、不踩草等)
*教师小结:地球妈妈给我们带来了阳光、空气、水和好吃的东西,我们要爱她,让她一直笑哈哈。
4.绘画“美丽的地球妈妈”:
*提供彩纸和蜡笔,让幼儿自由涂鸦,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地球妈妈(教师可提供简单轮廓)。
*活动延伸: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地球妈妈的笑脸”主题墙。
活动二:垃圾分类小能手(技能与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垃圾桶,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
2.初步学习按简单标志给垃圾“找家”。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垃圾宝宝哭了):
*教师扮演“垃圾宝宝”(可用废纸团做道具,发出呜呜的哭声):“呜呜呜,我找不到家了,谁能帮帮我?”
*提问:“垃圾宝宝为什么哭?它的家在哪里?”
2.认识垃圾桶:
*出示不同颜色或标记的垃圾桶(如可回收物——蓝色,其他垃圾——灰色,或用简单图案代替)。
*告诉幼儿垃圾桶是垃圾宝宝的家,我们不能乱扔垃圾。
3.游戏“给垃圾找家”:
*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图片或实物(如废纸、塑料瓶、果皮、菜叶、小木块)。
*引导幼儿讨论:“这个是什么垃圾?它应该放进哪个家?”
*幼儿分组或个别将“垃圾”图片/实物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纠正。
4.儿歌巩固:
*学习儿歌:“小垃圾,不乱跑,找到新家哈哈笑。爱护环境真能干,我们都是好宝宝。”
*活动延伸:在班级设置分类垃圾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并尝试简单分类。
活动三:爱惜水资源(认知与行为)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2.初步学习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早上来幼儿园要做什么?(洗手)口渴了要做什么?(喝水)”
*“我们还在哪里见过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