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语文古诗背诵及理解指南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学好古诗,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然而,面对数量不少、年代久远、意蕴丰富的古诗,许多同学常感背诵困难、理解不深。本指南旨在结合高中古诗学习的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一套相对系统且实用的背诵与理解方法,以期助大家在古诗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一、背诵:不止于“记住”,更在于“内化”
背诵是学习古诗的基础,但若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则难以真正领略其魅力。有效的背诵,应是建立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后的自然内化。
1.**先“懂”后“记”,理解先行**
背诵的前提是理解。在背诵之前,务必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初步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搞清楚生僻字词、典故出处、特殊句式的含义。当你明白诗人在说什么,为何如此说时,背诵便会水到渠成,记忆也会更加牢固。否则,即便暂时记住了,也容易遗忘,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2.**诵读涵咏,感受声韵**
古诗,尤其是格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具有极强的音乐美。诵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
*读准字音:注意古今异读、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读清节奏:根据诗句的字数和意义单位,划分朗读节奏,如五言诗常为“二、三”拍,七言诗常为“二、二、三”拍。
*读出情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投入情感,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表达出诗歌的喜怒哀乐。或激昂,或沉郁,或恬淡,或悲怆。反复诵读,细细涵咏,你会逐渐体会到诗歌的音韵之美,诗句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心田,朗朗上口。
3.**把握脉络,按“图”索骥**
每首诗都有其内在的行文脉络和结构层次。有的按时间顺序叙事,有的按空间转换写景,有的按情感变化抒情。在背诵时,若能理清诗歌的结构思路,如“起承转合”,或抓住关键的过渡句、情感词,就能像按图索骥一样,将诗句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零散的句子堆砌。例如,叙事诗可抓住人物、事件的发展;抒情诗可追踪情感的起伏变化。
4.**巧用方法,辅助记忆**
*关键词记忆法:找出每联或每句中最具代表性的词语,以此为支点,带动整句或整联的记忆。
*画面联想记忆法:很多古诗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诵读时,尝试在脑海中构建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如同观看电影,这样能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分段记忆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可以将其分成若干段落或层次,逐一攻克,最后再整合起来。
*尝试默写:默写是检验记忆效果、巩固记忆的有效手段。在背诵一定程度后,尝试默写,对易错字、易错句重点标注,反复订正。
二、理解:不止于“字面”,更在于“意境”
理解是古诗学习的核心。真正的理解,不仅要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更要深入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领会其深层意蕴。
1.**咀嚼字词,把握“诗眼”**
古诗语言凝练,一字千金。要特别关注诗中的关键字词,尤其是那些能够传神地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即所谓的“诗眼”。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充满生机。通过对这些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可以更精准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2.**品味意象,进入“意境”**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如“明月”、“杨柳”、“大雁”、“梧桐”、“细雨”等,往往带有固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理解诗歌,就要学会识别这些意象,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诗人赋予它们的特定含义。多个意象的组合,便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阅读时,要调动自己的感官,发挥想象力,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感受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3.**知人论世,理解“情由”**
“文如其人”,“诗言志”。要深入理解一首诗,必须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同样的景物,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诗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例如,同样是写秋,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充满豪情,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满是凄凉。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其喜怒哀乐的缘由。
4.**分析手法,领悟“匠心”**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常常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学习古诗,要注意识别这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并思考诗人为什么运用这些手法,它们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不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地理学业考试2023真题解析.docx
- 机械制造公差标准及应用技巧解析.docx
- 职业院校实习生管理与考核制度.docx
- 酒店前台客户接待流程与礼仪培训.docx
-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课程标准.docx
- 财务人员廉洁风险防控指南.docx
- 中职焊接技术实训课程指南.docx
- 中职数学对数函数教学教案设计.docx
- 煤炭及泥炭资源地质勘查技术规范.docx
-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财务科目设置.docx
- (2026年)实施指南《QB 1016-1991 鸡皮纸》.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4套(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年)实施指南《QB 1090-1991 地毯绒簇拔出力的试验方法》.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4套(含答案详解).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5套(带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5套(带答案详解).docx
- (2026年)实施指南《QB 1447.2-1992 瓦楞纸板机 压紧棍》.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5套(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年)实施指南《QB 1466-1992 皮鞋油》.pptx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卷(4套含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