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验作文题目推荐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考验作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2025年考验作文题目推荐及答案

一、成长感悟类题目(适合初中/高中阶段)

1. 题目:《那一次“回头”,让我读懂___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坚持”“亲情”“平凡”等);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③结合具体事例,抒发真实情感。

写作思路:

• 补题建议:优先选择有生活细节支撑的主题,如《那一次“回头”,让我读懂外婆的牵挂》《那一次“回头”,让我读懂坚持的意义》。

• 结构设计:开篇设置场景(如放学离开时的回头、比赛放弃时的回头),中间详细描写“回头”看到的画面(外婆踮脚眺望的身影、队友鼓励的眼神),结尾点明“读懂”的道理,升华主题。

• 素材方向:家庭场景(长辈的默默付出)、校园生活(同学/老师的支持)、个人经历(克服困难的瞬间)。

范文示例(节选):

《那一次“回头”,让我读懂外婆的牵挂》

去年冬天的傍晚,我背着书包匆匆走出校门,心里满是对周末补习班的抱怨。外婆像往常一样来接我,手里拎着装满热橘子的保温袋,絮絮叨叨地说:“今天风大,快把围巾系紧点。”我不耐烦地应着,快步往前走,没回头看她一眼。

走到公交站台,我忽然想起忘拿外婆刚给我的手套,转身往回跑。远远地,我看见外婆还站在学校门口的老槐树下,双手拢在袖口里,踮着脚朝我离开的方向望。寒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凌乱,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几片落叶,可她的目光却像暖光,一直追着我走的方向。那一刻,我忽然想起每次上学时,她总会在阳台挥手到我看不见为止;每次我发脾气,她总会默默收拾好我摔在地上的东西。原来那些我以为“麻烦”的叮嘱,全是她藏在细节里的牵挂。那一次回头,我读懂了外婆的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悄悄落在每一个我忽略的瞬间里。

2. 题目:《在“不完美”中寻找光》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②结合生活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思考。

写作思路:

• 立意角度:可写个人经历(如一次失败的比赛、有缺憾的作品),也可写社会现象(如非遗传承中的创新与遗憾、普通人的平凡坚守)。

• 论证逻辑(议论文):提出观点“不完美是常态,找到光才是关键”→举例论证(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上千次失败、敦煌守护者修复壁画的“不完美”与坚持)→联系自身,说明如何在生活中接纳不完美、寻找价值。

• 素材方向:历史人物(苏轼屡遭贬谪却乐观创作)、当代案例(残奥运动员的拼搏、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二、社会热点类题目(适合高中/成人考验)

3.题目:《“慢下来”的智慧》

要求:①结合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现状,写一篇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③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写作思路:

• 核心观点:快节奏带来效率,但“慢下来”能让人沉淀思考、感受生活,二者并非对立,而是需要平衡。

• 分论点设计:

①“慢下来”是对品质的追求(如工匠精神:老字号手工制作、科学家深耕研究);

②“慢下来”是对生活的感知(如慢旅行感受文化、亲子时光的陪伴);

③平衡“快”与“慢”:工作讲效率,生活讲节奏,避免“盲目快”导致的浮躁。

• 反面论据:部分人追求“速成”(如网红打卡式旅行、碎片化学习不沉淀),最终收获甚微。

范文示例(节选):

《“慢下来”的智慧》

当下社会,“快”似乎成了默认的节奏:外卖要“准时达”,学习要“速成课”,连旅行都成了“打卡式拍照”。可当我们被“快”推着向前时,却常常忽略了“慢下来”的智慧——慢不是拖延,而是对价值的坚守,对生活的敬畏。

被誉为“故宫修表师”的王津,用38年时间修复近百座古钟表。每一座钟表的零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他要戴着放大镜,一点一点清理锈迹、校准齿轮,有时修复一个零件就要花上几周。在这个追求“效率至上”的时代,他的“慢”显得格外珍贵。正是这份“慢”,让沉睡百年的钟表重新运转,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如果他追求“快修”,或许能修复更多钟表,却会失去古钟表背后的历史温度。

生活中的“慢”同样重要。周末放下手机,陪父母慢慢逛一次菜市场,听他们讲菜价的涨跌;假期不用赶景点,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慢慢走,感受青瓦白墙的韵味。这些“慢”下来的时光,不是浪费,而是在填补快节奏带来的情感空缺。正如作家木心所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份“慢”,藏着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

3. 题目:《“科技便利”与“人文温度”》

要求: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50字;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思路:

• 辩证立意:科技带来便利(如线上就医、智能养老),但不能忽视人文温度(如面对面沟通、情感关怀),二者需融合。

• 记叙文角度:写一次线上学习中,老师通过视频电话单独辅导的温暖;

文档评论(0)

崔志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崔志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