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安徽省颍上二中语文组陈士锦

一、通假字与异体字的区别。

1、通假字;

通假字又被称为“借字”,是指因音同或音近而用以代替本字的字。通常表达为“某字”通“某字”。

例:(1)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这里的“蚤”通“早”

(2)乃瞻衡宇。《归去来兮辞》这里的“衡”通“横”

2、异体字;

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一样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异体字也被称为“重文”或“俗体”。通常表达为“某字”同“某字”。

例:(1)“峯”同“峰”。(2)“羣”同“群”(3)“邨”同“村”

二、使动与意动的区别。

1、使动:指的就是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主语怎么样,通常表达为“···使···怎么样”。(客观上,外在的事物)

例:(1)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2、意动:主观上认为/认为···怎么样,或者把···当作···(主观上)

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以···为愉快,乐:以···为乐

三、古代汉语的语序

1、宾语前置

正常情况下,宾语总是放在谓语的背面,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在谓语的前面,所以就导致了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在如下三种情况时会出现宾语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通常要宾语前置。(这是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现象)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奚、焉、安、谁”等。

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中就“何”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该是“之何”。

(2)之二虫又何知?“何知”中的“何”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的语序应该是“知何”。

(3)彼且奚适也?“奚适”中的“奚”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的语序“适奚”。

(4)复驾言兮焉求?“焉求”中的“焉”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的语序“求焉”。

②疑问代词作介词“以、与”等的宾语时,宾语要前置,要放在介词前面。

例:(1)奚以知其然也?“奚以”中的“奚”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的语序“以奚”。

(2)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与为”中的“谁与”中的“谁”这个宾语前置了。

③在有否定词“莫、不、无、未”等的否定句中,假如宾语是代词,通常也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夭阏”中的“之”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夭阏之”。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有”中的“之”这个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有之”。

2、介词宾语后置

例:(1)问征夫此前路。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里的“于星火”这个介词宾语后置了

3、状语后置

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急于星火“是整个句子的状语,在这里后置了。

4、定语后置(助词“之”的定语后置,“者”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例:(1)都督阎公之雅望。“之雅望”后置了,意思是有很高声望的····

(2)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这里的“之利”和“之强”就后置了

四、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通经常见的)

判断句的必定形式

1、···者,···也

例:(1)《齐谐》者,志怪者也。(2)南冥者,天池也。

2、···者

例: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3、···也

例:(1)野马也,尘埃也。(2)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

4、不含“者”、“也”的判断句

例: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通常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例:(1)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五、古代汉语的代词

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等

2、第二人称代词:“汝、尔、若、而”等

3、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等

指示代词(常见的有“是、此、斯、之、然”等)

例:(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曷、奚、焉、胡、安”等

无定代词

常见的无定代词有:“莫、或”等

例:(1)莫之夭阏者。(2)或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