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未找到bdjson
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培训课件
目录
ENT
目录
CONT
ENT
01
扬尘基础知识
02
源头控制措施
03
现场监控与检测
04
治理技术应用
05
管理机制建设
06
应急预案制定
扬尘基础知识
01
扬尘定义与主要来源
扬尘是指地表松散颗粒物在风力、机械或人为扰动作用下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污染物,其粒径通常小于100微米,可长时间漂浮并远距离扩散。
扬尘的物理定义
包括土方开挖、回填、物料堆放、车辆运输、拆除作业等环节,其中未覆盖的裸土、砂石料堆及渣土车遗撒是工地扬尘的核心污染源。
施工活动主要来源
干旱气候、强风天气会加剧扬尘扩散,而施工与自然因素的叠加(如干旱期施工)可能导致区域性颗粒物浓度激增。
自然因素与复合来源
扬尘污染的危害性
社会经济损失
扬尘污染可能引发施工停工整改,增加治理成本;同时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导致投诉率上升,损害企业社会形象。
生态环境破坏
扬尘沉降后覆盖植物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微生物群落平衡,进而降低区域生态承载力。
人体健康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长期暴露甚至增加肺癌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对儿童和老年人危害尤为显著。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层面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覆盖、洒水、围挡等防尘措施,违者将面临10万至10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
地方性标准细化
如北京市《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规程》规定,土方作业区PM10实时浓度不得高于150μg/m³,并强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与属地监管部门联网。
行业规范补充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要求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实施“六个百分百”标准(工地围挡、物料覆盖、湿法作业等全覆盖)。
源头控制措施
02
土方作业防尘技术要点
01
02
03
湿法作业与喷雾降尘
在土方开挖、回填等作业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设备或洒水车对作业面进行持续加湿,确保土壤含水量保持在抑尘标准范围内,减少颗粒物扩散。
分段分层施工
将大面积土方工程划分为小区域分阶段施工,缩短裸露土体暴露时间,同步完成覆盖或绿化,降低扬尘产生概率。
硬化临时道路
对施工现场内频繁通行的临时道路进行混凝土硬化或铺设钢板,避免车辆碾压导致泥土带出,并定期清理车轮积泥。
分类封闭存储
对易扬尘物料(如水泥、砂石等)采用密闭仓库存放,散装物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挡墙,且与围墙保持安全距离。
物料堆放与覆盖规范
防尘网全覆盖
对临时堆放的土方、建筑垃圾等使用克重达标(≥200g/㎡)的防尘网进行全覆盖,边缘压紧固定,防止风力掀翻。
绿化替代覆盖
对长期堆放的裸露地块优先采用植草或铺设草坪砖等绿化措施,既抑尘又美化环境,减少塑料防尘网的使用。
运输车辆密闭管理
全密闭改装要求
渣土车、砂石运输车必须加装电动折叠式硬质顶盖或全密闭货箱,确保装载物料不超高、不遗撒,车厢缝隙密封性达标。
出场冲洗流程
车辆驶离工地前需经自动冲洗平台多角度冲洗,重点清理轮胎、底盘及车厢缝隙,并由专人检查合格后方可放行。
GPS与监控联动
为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和车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密闭状态和行驶路线,数据接入监管部门平台实现动态监管。
现场监控与检测
03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配置
设备选型与技术要求
设备校准与维护流程
安装位置与数量规范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PM2.5、PM10在线监测设备,具备实时数据传输、超标报警功能,并支持联网对接监管平台。设备需具备防尘、防水、抗干扰能力,适应施工现场复杂环境。
根据施工面积和扬尘源分布,在土方作业区、材料堆放区、车辆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安装设备,每5000平方米至少配置1台,确保监测覆盖无死角。
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设备进行校准,每日检查传感器灵敏度,清理采样口积尘,确保数据准确性。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24小时内完成维修或更换。
结合施工阶段特点,对土方开挖、渣土运输、混凝土浇筑等易产生扬尘的工序区域设置移动监测点,实时调整巡查路线。
动态识别扬尘高发区
重点区域巡查监测点设置
除固定监测设备外,配备便携式检测仪,由专人每日对围挡喷淋、裸土覆盖等抑尘措施效果进行抽检,数据同步上传至管理平台。
人工巡检与智能监控结合
依据监测数据划分红、黄、绿三级管控区,红色区域需停工整改,黄色区域加强洒水频次,绿色区域执行常规防控。
分级管控机制
全参数采集要求
对连续1小时超标或瞬时值超过限值2倍的数据,需标注原因(如机械故障、极端天气等),并附整改报告。
异常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可视化与分析
通过平台生成日报、周报,对比历史数据趋势,识别扬尘规律,为优化降尘方案(如调整作业时间、增加雾炮数量)提供依据。
记录颗粒物浓度、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数据采样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