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参考答案
(一)山水田园诗:自然意象与生命哲思的融合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核心,常通过对山、水、花、鸟等意象的细腻描绘,传递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鉴赏时需注意“景”与“情”的关系,尤其关注诗人如何通过景物的选择与组合构建审美意境。
例题:阅读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分析其写景特色与情感表达。
解析:全诗以“幽草”“黄鹂”“春潮”“野渡”“舟”等意象构成画面。首句“幽草涧边生”以“幽”字点明草的静美,次句“黄鹂深树鸣”以声衬静,形成视听交融的层次。后两句“春潮带雨”的动态与“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静态对比,既写出晚春急雨的自然张力,又通过“无人”“自横”的舟子意象,暗含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情感上,表面写自然之景,实则借景抒怀,“独怜”二字透露诗人对幽寂之境的偏爱,与官场纷扰形成隐性对照。
答题要点:①抓意象组合(幽草、黄鹂、春潮、野渡舟);②析手法(以声衬静、动静结合);③明情感(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边塞战争诗:家国情怀与生命悲剧的交织
边塞诗多涉及戍边生活、战争场景或边疆风光,情感复杂多元:既有保家卫国的豪情,亦有征人思乡的愁苦;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批判,亦有对和平的渴望。鉴赏时需结合时代背景,注意区分“盛唐气象”的昂扬与中晚唐的沉郁。
例题:分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情感层次。
解析:前两句以“沙似雪”“月如霜”的视觉意象,勾勒出边塞夜晚的寒冷与空寂,“似”“如”二字强化了边地环境的荒寒。后两句由景及声,“芦管”声作为情感触发点,将征人潜藏的思乡之情瞬间激活。“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尽”字极写思乡之普遍——并非个别士卒的脆弱,而是群体对和平生活的共同渴望。情感上,从环境渲染到声音催化,最终凝聚为深沉的乡愁,暗含对战争的隐忧。
答题要点:①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凄凉氛围);②声音意象的情感触发(芦管引发思乡);③“尽”字的群体情感表达(普遍的乡愁与战争的无奈)。
(三)咏史怀古诗:历史镜像与现实思考的映射
咏史怀古诗多借古人古事、古迹遗址,或表达对历史规律的总结,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或隐含对现实的批判。关键在于把握“咏史”与“怀今”的关联,注意诗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角度。
例题: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如何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历史感慨的?
解析:诗中“朱雀桥”“乌衣巷”本是东晋高门士族王导、谢安的聚居地,首句“野草花”以杂草丛生的荒凉取代昔日的繁华,次句“夕阳斜”用残阳意象强化时间流逝的苍凉。后两句“旧时燕”与“寻常百姓家”形成强烈对比——曾经栖息于豪门的燕子,如今飞入普通人家,暗示王谢家族的没落与世事的变迁。诗人未直接评价历史,而是通过具体意象的今昔对照,隐含“富贵无常、盛衰有时”的历史规律,同时借古讽今,暗指中唐时期权贵势力的不可持久。
答题要点:①意象选择(野草、夕阳、燕)的象征意义;②今昔对比的手法(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③历史规律的揭示(盛衰无常)。
(四)咏物言志诗:物象特征与人格精神的契合
咏物诗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刻画其形态、特性,寄托诗人的理想、节操或情感。核心在于“物”与“志”的内在关联,需分析物象的哪些特征被突出,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对应诗人的精神追求。
例题: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梅”的形象如何体现诗人的品格?
解析:上阕写梅的生存环境——“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突出其孤独、凄凉的处境;下阕写梅的态度——“无意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其淡泊自守;末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的“香”喻指精神的不朽。梅的“寂寞”对应诗人被排挤的政治处境,“不争春”对应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香如故”则象征即便遭遇磨难仍坚守高洁的精神。物我交融,梅的形象实为诗人自我人格的外化。
答题要点:①环境描写对物象特征的烘托(孤独处境);②物象的行为选择(不争春、任妒)与诗人品格的对应;③物象结局的象征意义(精神不朽)。
二、表现手法鉴赏要点与示例
(一)抒情方式:直抒与曲达的艺术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多见于情感强烈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表达对权贵的蔑视;间接抒情则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方式传递情感,如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以花、鸟的“溅泪”“惊心”写自己的伤时忧国。
例题:分析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压电工实操考试要点(最新).docx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新教材).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pt...ppt VIP
- 脑的发育与可塑性.ppt VIP
- 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01(浙江卷)(解析版).docx VIP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docx
- 2025室内设计规范.docx VIP
- JTGT L80-2014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细则.pdf VIP
- 安徽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新版ISOIEC 270022022标准发布及关键变化点解读.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