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访记录.docxVIP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一、家访基本信息

*家访时间: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

*家访对象:小明(化名),男,某小学某年级学生

*家访地点:某县某镇某村小明家

*陪同人员:班主任李老师、村委会工作人员张同志

*家访对象监护人:奶奶(爷爷已故,父母均在外地务工)

二、访前准备

1.信息梳理:提前查阅小明在校表现记录,包括学业成绩、课堂参与度、同学交往情况及近期情绪变化。了解到小明近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有所下降,偶尔显得沉默寡言。

2.预约沟通:提前通过电话与小明奶奶预约家访时间,简要说明家访目的,争取监护人的理解与配合。

3.材料准备:准备小明近期的作业本、一些适合该年龄段的课外读物(作为小礼物)、家访记录本及文具。

三、家访过程与观察

(一)家庭环境观察

小明家为典型的农村院落,独门独院。院落打扫得较为干净,东侧有一小块菜地,种着些时令蔬菜。进入堂屋,陈设简单但整洁,墙上贴着几张小明获得的“进步小明星”奖状,已有些泛黄。堂屋一侧兼作小明的学习空间,摆放着一张旧书桌和一把椅子,桌上放着课本、文具,但略显凌乱,有几本练习册摊开着,上面有未完成的痕迹。光线尚可,但午后时分,堂屋内略显昏暗。

(二)与监护人(奶奶)的交流

奶奶年近七旬,身体尚算硬朗,但听力略有下降。见到我们,她显得有些局促,连忙招呼落座、倒水。

*家庭基本情况:奶奶介绍,小明父母在小明上小学一年级时便去南方城市打工,每年仅春节返乡一次,平时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家里的田地由奶奶打理一部分,另一部分流转给了邻居。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寄回的务工收入,基本能满足生活需求。奶奶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仅读过小学),辅导小明功课力不从心,只能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

*小明在家表现:奶奶认为小明“还算听话”,但性子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放学回家后,会主动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喂鸡、扫地。晚上通常是自己在房间写作业,写完后就看电视,或者玩手机(父母为方便联系给买的旧智能手机)。奶奶对小明的学业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只知道“好像成绩一般”,对于我们反映的近期作业质量问题,奶奶表示会多加留意和督促。她也提到,有时会发现小明一个人坐在门口发呆,问他想什么,他也不说。

*监护人心声与困惑:奶奶最大的担忧是小明的学习和性格。她坦言“管不住”孩子玩手机,有时说了他还会顶嘴。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她表示“只能尽量照顾好他的吃穿,心里想什么,我们老人也猜不透,他爸妈打电话回来,有时也说不上几句话”。能感受到老人对孙子的疼爱,也夹杂着无力和对远方儿子儿媳的牵挂。

(三)与小明的互动

小明初见我们时,有些害羞,低着头,不太敢与人对视。我们主动与他打招呼,并送上准备的课外读物,他小声说了句“谢谢老师”。

*学习方面:我们翻看了他的作业本,指出了一些马虎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知识点。起初他比较拘谨,在李老师耐心引导下,他逐渐放松一些,开始小声回答问题。我们发现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但缺乏深入思考和拓展的能力,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便会退缩。

*兴趣爱好:当问及他喜欢做什么时,他眼睛亮了一下,说喜欢看动画片,也喜欢村里小伙伴一起玩弹珠。我们鼓励他多把时间花在阅读和有益的课外活动上。

*情感与心理:当提到爸爸妈妈时,小明的眼神黯淡了下去,沉默了片刻说:“他们过年才回来。”我们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他点点头,小声说“想”。我们进一步引导他和我们分享一些和爸爸妈妈通电话的趣事,他说得不多,但能感受到那份对亲情的渴望。

*环境适应与同伴交往:据奶奶和小明自己说,在村里有几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周末会一起玩,人际关系尚可。

四、主要发现与初步分析

1.学业方面:小明学习主动性不足,依赖性较强,遇到困难易退缩。家庭缺乏有效的学业辅导和监督,导致学习习惯有所松懈,作业质量下滑。

2.性格与情感方面: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存在一定的孤独感。与父母长期分离,情感交流不足,可能导致其在情感表达和安全感方面略显欠缺。“发呆”现象可能是思念父母或内心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

3.行为习惯方面:存在沉迷手机的潜在风险,需要引导其合理安排时间。生活自理能力在奶奶的照顾下尚可。

4.监护方面:奶奶尽己所能照顾小明的生活起居,但在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行为规范引导方面能力有限,存在“管得了生活,管不了学习,更管不了心理”的普遍困境。隔代教育的局限性在此显现。

5.家庭环境:物质条件基本满足,但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专门的、安静的学习空间。

五、沟通与建议

(一)与奶奶的沟通及建议

1.肯定与感谢:首先肯定奶奶对小明的辛苦付出和关爱。

2.学习监督:建议奶奶即使无法辅导,也要坚持每天检查小明的作业是否完成

文档评论(0)

超越梦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