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CRHAXXX—202X
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症预防与处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有创颅内压监测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早期识别、处置原则及健康教育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524—2025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标准
YY/T1287.1-2016颅外引流系统第1部分:颅脑穿刺外引流收集装置
YY/T1287.2-2016颅脑外引流系统第2部分:腰椎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收集装置
YY/T1287.3-2016颅脑外引流系统第3部分:颅脑外引流导管
T/CNAS42-2024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
T/GDNAS027-2023经脑室外引流装置连接压力传感器行颅内压监测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血液、脑脊液)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3.2
脑室外引流externalventriculardrain
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向体外密闭系统引流。
3.3
压力传感器pressuretransducer
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4
有创颅内压监测invasiveintracranialpressuremonitoring
通过将压力传感器或导管置入颅内(如脑室、硬膜下、脑实质等部位)直接测量颅内压的监测技术。
3.5
校零zerocalibration
仪器测量前调至零值进行校准的过程,本文件是将压力传感器校准至大气压水平。
2
T/CRHAXXX—202X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CP: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
EVD:脑室外引流(ExternalVentricularDrainage)
CSF: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
5基本要求
5.1应明确并发症防控的目标
5.1.1预防有创颅内压监测相关的出血、感染、探头移位、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5.1.2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
5.1.3发生并发症时,能够快速识别、报告并实施规范化处置。
5.2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所有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
5.3建立并发症风险登记及追踪制度。
5.4应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及监测方式实施分级护理。
5.5应定期培训相关护理人员,掌握预防及应急处置技能。
6并发症风险评估
6.1风险评估时间:置管前、监测前及拔管前各进行一次综合评估,监测中每日评估。
6.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基础疾病、颅内病变类型、凝血功能、意识状态、感染风险、装置固定状况等。
6.3高危患者应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无菌管理、每日风险复评。
7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管理
7.1颅内出血
7.1.1应在置管及监测前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压控制情况。凝血功能异常者应纠正后再行操作。
7.1.2置管操作应在影像学定位下由有资质的医生完成,护士应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协助及术后观察。
7.1.3操作及搬动患者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引流管及压力传感器受到牵拉、打折或受压。
7.1.4保持引流装置通畅,防止液体阻塞造成颅内压波动。
7.1.5护理操作(如吸痰、翻身、拍背)应提前关闭引流系统,操作完毕后及时恢复,防止压力波动。
7.1.6严格监测血压,控制收缩压<140mmHg,避免颅压骤升。
7.1.7应动态观察ICP数值、瞳孔及意识变化,若出现ICP持续升高或患者突发头痛、恶
T/CRHAXXX—202X
3
心、呕吐等,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行CT复查。
7.2颅内感染
7.2.1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后均应依照WS/T313进行手卫生。
7.2.2置管后应保持系统密闭,接口处应用无菌敷料包裹,并每日检查有无渗液、潮湿、松脱或污染。
7.2.3敷料应保持干燥清洁,如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
7.2.4应每日测量体温并记录,如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或颈强直等,应警惕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信息系统安全专家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教案.doc VIP
- 2025年演出经纪人国际演出分成结算模式详解与案例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拍卖师拍卖纠纷的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项目创意构思与主题设定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已压缩)(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日常修订版(2022年版2025年修订).docx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品牌生命周期管理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招标师大型企业集团物联网平台统一采购与分步实施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燃烧器型号 GT-3A - 90A 燃烧器设备 WD100, WD200, FGR, HA 操作和维护说明书.pdf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投资组合执行中的经济分析与行业配置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