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红岩第一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笔记红岩第一章

——雾锁山城见初心

《红岩》第一章以1948年元旦的重庆为叙事原点,将自然景观的压抑、社会生态的荒诞与革命斗争的暗流熔于一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特定历史节点的时代全貌。从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的雾海,到街头翻飞的法币彩带;从余新江急促的脚步,到重庆大学激荡的学生运动,每一处场景、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对话,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精神内涵。深入研读这一章,不仅能触摸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社会脉搏,更能体会到红色经典在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与主题表达上的匠心,理解革命信仰如何在黑暗中生根、成长,最终汇聚成照亮时代的星火。

一、时代图景:浓雾笼罩下的“双面”重庆

小说开篇即以“抗战胜利纪功碑,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海里”定调,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山城被浓云迷雾包裹,这一自然景观既是重庆“雾都”气候的真实写照,更成为1948年政治局势的精准隐喻——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正处于光明被遮蔽、未来难辨的黑暗时刻。“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简短一句话,便将读者拉入那个政权更迭前夜的紧张氛围,暗示着旧秩序的崩塌与新希望的孕育正在同步上演。

(一)虚假繁荣:经济崩溃下的荒诞闹剧

元旦街头的“变态繁荣”,是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的辛辣注脚。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商场、银行、餐馆、舞厅乃至“生意畸形兴隆的拍卖行”,全都张灯结彩,高悬“庆祝元旦”“恭贺新禧”的标语,试图营造出节日的热闹氛围。但作者笔锋一转,揭露了繁荣表象下的荒谬:“一条条用崭新的万元大钞接连成的长长彩带,居然代替了红绿彩绸,从雾气弥漫的一座座高楼顶上垂悬下来。有些地方甚至用才出笼的十万元大钞,来代替万元钞票,仿佛有意欢迎即将问世的百万元钞票的出台。”这一细节绝非虚构,而是1948年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的真实缩影——法币贬值速度远超商品价格上涨,钞票失去了货币的价值属性,沦为比红绿彩绸更廉价的装饰材料。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十万元钞票的“存在感”甚至不及万元钞票:“十万元钞票的纸张和印刷,并不比万元的更大、更好,反而因为它的色彩模糊,倒不如万元的那样引人注目。”面额越大,价值越低,视觉上越不起眼,恰似国民党政权的公信力,在一次次经济失序中不断流失。微风中,法币彩带“满空飞舞,哗哗作响”,这声响不像节日的欢歌,反倒像旧制度走向覆灭的丧钟。街头“新年大贱卖,不顾血本!”“买一送一,忍痛牺牲!”的招贴,在凛冽寒风中抖索,可谁都清楚,“那些招贴贴出之前,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标签上都增加了个‘0’”——所谓“大贱卖”不过是商家的生存挣扎,“忍痛牺牲”背后,是无数店铺濒临破产的惨淡真相。

(二)底层苦难:民生凋敝中的生存绝境

与虚假繁荣形成尖锐对比的,是底层民众的生存绝境。报童的叫卖声贯穿街头,成为苦难的“传声筒”:从“看1948年中国往何处去?”“看美国原子弹军事演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宏观焦虑,到“看警备司令部命令!新年期间,禁止放爆竹,禁止放焰火,严防火警!”的管控压抑,最终落脚到“快看本市新闻,公教人员困年关,全家服毒,留下万言绝命书……”的个体悲剧。叫卖内容的层层递进,将民生危机从“抽象的社会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生命惨剧”——公教人员本是社会“中间阶层”,却因年终无力承担生活开支而全家服毒,这一细节足以说明当时民生凋敝的严重程度,连“体面”群体都无法生存,更遑论街头的流浪者与劳动者。

抢夺烟蒂的流浪儿童、仓仓皇皇的人力车夫、在寒风中抖索的小贩,这些没有姓名的群像,构成了时代的底色。“几声拖长的汽车喇叭,惊动了满街行人,也惊散了一群抢夺烟蒂的流浪儿童”,“抢夺烟蒂”的动作,暴露了儿童的赤贫——他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只能靠捡拾他人丢弃的烟蒂换取微薄收入;“仓仓皇皇的人力车夫的喊叫声”,则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在浓雾与寒风中,他们必须拼命奔跑才能勉强糊口,“仓仓皇皇”既是对生计的焦虑,也是对混乱交通的本能反应。此外,“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的吆喝声,暗示着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对中国进行渗透,而小贩只能依赖外来物资谋生,折射出民族工业的衰败与民众生活的被动。

(三)外来阴影:美蒋勾结下的主权危机

美国势力的渗透,是这一时代图景中不可忽视的暗线。插着星条旗、涂有“美国新闻处”显眼中国字的流线型轿车,在全副武装的军警护送下驶向胜利大厦,去参加市政当局为“盟邦”举行的新年招待会。这一场景直白展现了美蒋勾结的狼狈——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支持维持统治,而美国则通过“盟友”身份介入中国内政,控制军火工业(如余新江“仿佛从车窗里看见了那些常到兵工厂去的美国人”)。

但民众的反抗从未停止。最后一辆美国新闻处轿车的尾部,被贴上了“美国佬滚出中国去!”的大字标语,这一细节虽小,却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干涉内政的强烈愤慨。余新江“狠狠地吐了一口痰”的动作,将这种

文档评论(0)

幸福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高校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1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