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黑龙江农技站杨微.pptx

东北地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黑龙江农技站杨微.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杨微

区域

种植面积(万亩)

平均单产(公斤)

总产(万吨)

全国

1.5亿亩

137.67

2065

黑龙江

7028

128.78

905

内蒙古

1857

133.55

248

吉林

528

149.62

79.61

辽宁

19.35

150.9

29.2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构成的区域,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核心区域,2024年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2.9%,总产占全国61.1%。其中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2024年金省大豆种植面积7028.2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6、85%;总产905万吨,占金国43.8%

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

近年来,按照国家发展大豆和油料生产的部署要求,东北地区各级农技推广系统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具体指导下,聚焦“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战略实施,突出“推技术、

提单产、增效益”目标,充分发挥五级农技推广体系队伍优势、技术优势,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增强服务功能,突出关键抓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任务,全方位、广深度参与大豆油料提产能行动。

•依靠“技术载体”实现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要靠——

•两个核心技术:

•高产品种: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

•配套技术:满足品种生育要求,高效利用光能

•一个载体:

•机械:耕作、施肥、管理、收获的标准化。

地下创造一个有利根系发育的最好环境

合理轮作

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

非籽粒产量

耕作技术

灌溉技术

生物产量

在技术路线上:围绕“科学增密”与“精准调控”两大核心,开展“大栽培”综合集成,集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东北模式。该技术主体技术被遴选为2024、2025全国农业主推技术、省农业主推技术;制定农业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在黑龙江省创建大豆百亩攻关田1768个、千亩示范方480个,7处核心攻关田入选全国大豆大面积高产竞赛榜单及典型案例。带动全省大豆种植面积比推广前增加20.5%,三年平均单产增速比全国提升68.4%,总产增加25.9%。

1

大豆密植

全国大豆高产创建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均与密度密切相关

1.2022年垦农34号在八五四旱地创造了亩产311.2公斤实收产量纪录(株高85cm,35.4万株/ha)

2.合农71多年突破300公斤,2022年肇源341.6kg,创东北大豆纪录(株高84.2cm,30万株/ha)

3.2020年,吉育86在新疆亩产453.54公斤,刷新了全国大豆高产纪录(株高90cm,30万株/ha)

以上种植密度均比当地正常生产密度提高20%左右。

吉育86

垦农34

合农71

主要技术优势:一是提高光能利用率。“大行距通风透光、小株距加密”“垄内易密、

垄间易耕”,构建出个体与群体优势有效结合的田间群体增产结构,有效保证了密植条件下群体通风透光性和水肥供应均匀性。二是抗旱防涝。大垄垄高18~20cm,较常规垄平均高3~5cm,抗旱防涝能力增强,据旱季调查,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较65cm垄平均提高3.5%;雨季调查,0~20cm耕层含水量较65cm垄低3%。三是提温蓄热。大垄各土层蓄热保温性能优势明显。较常规垄0~10cm土层平均提高地温1.03℃。三是增加单株营养面积。从不同种植方式看,以平均公顷保苗36万株为例,110cm大垄平均单株营养面积

204.75cm2、157.5cm2;平均单株营养面积大于垄三栽培102.75、55.75cm2,大豆单株的吸收能力和对肥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植株长势健壮,促进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四提高大豆田间保苗率。大垄种植大豆出苗率94.22%,小垄种植出苗率91.29%,大垄种植比小垄种植出苗率平均高2.93个百分点。五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五是提高光能利用率。

该模式2022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在全省建立14个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每亩补贴50元,2024年我省出台《全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对该技术给予每亩补助47元,2025年我省继续实施该项技术补贴,每亩25元。

三年全省共创建1768个大豆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424.4斤,较普通生产田增产34.2%;480个千亩示范田,平均亩产402.6斤,较普通生产田增产27.3%;富锦市核心攻关田创造出旱作农业平均单产623.2斤、668.6斤高产纪录,分别入选2023、2024年全国大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