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大豆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四川农大教授雍太文.pptx

南方地区大豆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四川农大教授雍太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地区大豆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大豆单产提升行业交流

2025年11月15日

长沙

一、南方大豆生产现状及气候土壤特性

二、南方大豆单产提升的理论基础

三、南方大豆单产提升技术模式

四、南方大豆单产提升关键技术

一、南方大豆生产现状及气候土壤特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2.953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为连续第六年增长。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取得“二十一连丰”,达14130亿斤;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共计1.58亿吨,同比减少2.3%。其中,大豆为

10503.2万吨,同比增长6.5%。

如何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一、南方大豆生产现状及气候土壤特性

(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及南方大豆生产现状

1702.40

棉籽油花生油

2002

473.0

0

大豆供应关乎着米袋子、肉案子、油瓶子、蛋筐子、菜篮子安全

中国大豆的重要性

粮食安全≈饲料安全;饲料安全最为严峻的是

7000多万吨豆粕来源(第二大饲料作物)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2年大豆油产量1700万吨

(第一大粙料作物)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食用大豆消费1500万吨

(第四大粮食作物)

工业

用量

及…

中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产量

2021年中国粮食消费

豆干,豆浆和腐竹等其他豆制品,25

国产大豆原料加工现状

饲料消费

48.20%

食用消费

33.80%

豆腐,25

产量(万吨)

大豆的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虽呈增加趋势,但仍显著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大产区之一: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

地块破碎化,规模化与机械化程度偏低

种植模式多样,以间作套种多熟种植为主

高温涝渍灾害频发,病虫草害发生重

大豆单产水平相对较低,产量潜力较大

南方大豆生产现状

南方种植区大豆单产最低

2024年大豆单产的世界纪录达978.68公斤/亩,2025年全国最高亩产475.08公斤;

南方大豆高产典型案例亩产仅300公斤左右,2024年夏播最高亩产280.3公斤,春播最高亩产308.7公斤。

1.气象条件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大豆对光环境的要求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也是喜光作物,光照强度对大豆产量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在短日照条件下,大豆开花成熟提前,在长日照条件下大豆成熟延迟。光照越短,越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抑制营养体的生长;光照越长,越能促进营养体生长和抑制生殖器官发育。

南方阴雨寡照,光照强度低于北方,易形成叶片大、分枝多等株型;南方大豆品种类型多样,春、夏、秋大豆均存在,生产中经常因引种不当造成减产。

(二)大豆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春大豆夏播提前开花

夏大豆春播营养过剩

生育时期

温度(℃)

生物学最低温度

可满足温度

最适温度

发芽

6~7

12~14

20~22

播种至出苗

8~10

15~18

20~22

生殖器官形成

16~17

18~19

21~23

开花

17~18

19~20

22~25

籽粒形成

13~14

18~19

21~23

成熟

8~8

14~16

19~20

生育阶段

阶段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百分比

(%)

土壤适宜水分含量(%)

(占土壤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比)

播种至分枝

9

60~65

分枝至始花

7

60~70

始花至结荚

35

75~80

结荚至鼓粒

32

60~65

鼓粒至成熟

17

60~65

南方高温高湿与暴雨涝渍天气交替发生

南方大豆品种对气候韧性要求较高

大豆对温度与水分的要求

大豆对水分的要求:需水较多的作物,形成1g大豆干物质需水600~1000g

大豆对温度的要求:喜温作物

•一是高温造成底墒失墒快;

•二是温度超过33℃不利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