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黑鬃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高要黑鬃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ZQIEXXXX—XXXX

高要黑鬃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要黑鬃鹅饲养的场舍建设、饲料、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检疫、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高要黑鬃鹅的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300(所有部分)饲料添加剂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169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要黑鬃鹅Gaoyaoblackmanegoose

高要黑鬃鹅属中小型鹅种,其特点是嘴、额瘤和趾、蹼为黑色,颈项至背部有明显灰黑色羽毛带,故称“高要黑鬃鹅”,又称“高要黑脚鹅”。它们以天然稻谷为食,辅以青草等绿色饲料,与其它鹅种相比,具有骨细、肉嫩多汁、胸肌和皮下脂肪较少、食而不腻、肉质紧密结实、弹性更足、入口更嫩滑、鹅香味突出、营养丰富等特点,符合现代人们推崇的低脂肪、高蛋白肉类的需求。高要黑鬃鹅是肇庆市高要辖区内纯繁、选育、推广而饲养的鹅,也是粤港澳地区烹饪烧鹅的首选鹅种,故深受广大食家的喜爱并久负盛名。

3.2

全进全出allinandalloutsystem

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鹅舍或鹅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鹅,并实行同时进出的管理规定。3.3

雏鹅gosling

孵化出壳至30日龄的高要黑鬃鹅。

3.4

草鹅(中鹅)grass-fedgoose

育雏后至进入棚舍育肥饲养至70日龄~80日龄上市的高要黑鬃鹅。

3.5

棚鹅(育肥鹅)shedgoose

48日龄~52日龄商品肉鹅进入棚舍育肥饲养至95日龄~100日龄时上市的高要黑鬃鹅。

4场舍建设

4.1鹅场建设

4.1.1环境质量

2

T/ZQIEXXXX—XXXX

4.1.1.1鹅场的空气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以及饮用水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4.1.1.2鹅场有充足和清洁的饮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饮用水水质安全指标

项目

标准值(禽)

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30°

浑浊度

≤20°

臭和味

不应有异臭、异味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1500

pH

6.5~8.5

溶解性总固体/(mg/L)

≤20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250

细菌学指标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10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以F-计)/(mg/L)

≤2.0

氰化物/(mg/L)

≤0.05

砷/(mg/L)

≤0.20

汞/(mg/L)

≤0.001

铅/(mg/L)

≤0.10

铬(六价)/(mg/L)

≤0.05

镉/(mg/L)

≤0.01

硝酸盐(以N计)/(mg/L)

≤3.0

4.1.1.3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NY/T1169的要求。

4.1.2选址

4.1.2.1鹅场宜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区域。

4.1.2.2鹅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距离其他畜牧场应至少1km以外。

4.1.2.3鹅场距离交通主干线、城市、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

4.1.2.4不应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内修建鹅舍。

4.1.3布局及设施

4.1.3.1鹅场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办公区与生产区分离,且有明确标识。

4.1.3.2生活区和办公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养殖区域应位于污水、粪便和病、死鹅处理区域的上风向。

4.1.3.3隔离场所划分建设在全场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距离鹅舍300m~500m,同时有人工或天然屏障,设单独通道与出入口。

4.1.3.4鹅场应设有相应的消毒设施、更衣室、兽医室及有效的病鹅、污水及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设施。

4.2鹅舍建设

4.2.1雏鹅舍、草鹅(中鹅)舍

4.2.1.1鹅舍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缓坡地带,朝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

4.2.1.2鹅舍前面设置陆地和水面活动空间。

4.2.2棚鹅(育肥鹅)舍

T/ZQIEXXXX—XXX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