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演讲人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01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与文化密码02中国园林的游览方法与地理思维培养03目录
2025高中旅游地理之中国园林旅游课件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要共同开启一段特殊的“地理之旅”——以旅游地理学的视角,解读中国园林这一“立体的诗、凝固的画”。作为一名深耕旅游地理教学十余年的教师,我曾带领学生踏访过北京颐和园的长廊、苏州拙政园的水榭、广州余荫山房的曲径,也在课堂上见证过同学们从“看热闹”到“懂门道”的转变。中国园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物质遗产,更是地理环境、文化基因与造园智慧的集中体现。接下来,我们将从“园林分类与地理特征”“造园艺术与文化密码”“游览方法与地理思维”三个维度,系统揭开中国园林的神秘面纱。
01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要理解中国园林,首先需要建立清晰的分类框架。受气候、地形、经济、文化等地理要素影响,中国园林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可以从“主导功能”和“地域文化”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前者对应园林的服务对象,后者则体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塑造作用。
1.1按主导功能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与公共园林
皇家园林:服务于帝王贵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空间投射。其地理特征显著:
①选址依托大尺度自然环境:多位于都城近郊,利用天然山水格局(如北京颐和园依托西山、昆明湖,承德避暑山庄借重武烈河与山地);
②规模宏大,体现“移天缩地”的气魄: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仅昆明湖便占全园四分之三,通过挖湖堆山模拟全国山水格局;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③建筑风格庄重华丽:红墙黄瓦、彩绘装饰遵循礼制,如颐和园佛香阁高38米,以绝对高度成为全园视觉中心;私家园林:以士大夫、富商的宅第园为主,是“大隐于市”的精神家园。其地理分布集中于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江南地区(苏州、扬州、无锡),核心特征为“小中见大”:④功能复合:兼具理政(如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休憩(如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宗教(如北海公园永安寺)等多重用途。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①空间紧凑,巧于因借:苏州网师园仅0.54公顷,通过“水庭”为中心,将建筑、假山、植物沿水布置,形成“尺幅千里”的视觉效果;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②风格雅致,文人参与:造园常由园主(如文徵明参与拙政园设计)或画家主导,强调诗画意境,如留园“五峰仙馆”内的大理石屏,纹理似山水,与窗外竹影形成“立体山水画”;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①选址多依山林:杭州灵隐寺园林借北高峰、飞来峰的自然山势,建筑沿溪谷分布,与古木、流泉共生;公共园林:近代以来发展的城市开放空间(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地理特征为“全民共享”:③植物象征宗教意涵:种植银杏(长寿)、松柏(高洁)、莲花(净土),强化“禅意”氛围。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②布局自由:不强调中轴对称,而是随山就势,如成都青羊宫园林以八卦亭为中心,道路蜿蜒如“太极图”;寺观园林:附属于寺庙、道观,是“梵天净土”的空间载体。其地理分布与宗教传播路径一致(如五台山、青城山),特点在于“自然融合”:③建筑尺度宜人:屋顶多为青瓦,梁柱用栗色,色彩素淡,与皇家园林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①依托历史名园基础:西湖园林融合了唐代“西湖十景”、宋代皇家苑囿遗迹,经现代改造成为城市生态绿心;
②功能多元化:兼具游览、休闲、生态(如西湖湿地)、文化展示(如孤山放鹤亭)等功能;
③空间开放性:取消围墙,通过“景墙透景”“桥堤分割”等手法,实现园内外景观的渗透(如白堤将西湖分为外湖与里湖,步移景异)。
1.2按地域文化划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与西南园林
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塑造了园林的地域风格。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干燥少雨、地势开阔,江南湿润多水、河网密布,岭南湿热多雨、文化多元,西南山地崎岖、民族多样,这些特征在园林中一一显现。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中心):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植物以松、柏、槐为主,落叶期长。园林中“山”多为人工堆叠(如北海琼华岛),“水”多为静态湖泊(如颐和园昆明湖),建筑厚重,屋檐高挑以利排水,整体风格雄浑大气。
江南园林(以苏州为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1000毫米,河网密度大(苏州城内河道总长约35公里)。园林“因水成景”,水廊(拙政园水廊)、水榭(网师园月到风来亭)、石桥(环秀山庄曲桥)构成空间骨架;植物以竹、梅、芭蕉为主,四季有景(春桃、夏荷、秋桂、冬松);建筑轻盈,白墙黛瓦与碧水蓝天相映,形成“水墨淡彩”的美学基调。
中国园林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特征岭南园林(以广州、东莞为中心):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