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智能导引系统安装流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停车场智能导引系统安装流程

我做智慧停车项目施工这行快八年了,经手过二十多个地下停车场改造项目。每次看着原本车主绕圈找车位、保安嗓子喊哑的停车场,装上智能导引系统后变得秩序井然,总觉得这活特别有意义。今天就以去年负责的XX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项目为例,跟大伙儿唠唠这智能导引系统的安装流程——从前期跑断腿的准备,到现场敲敲打打的施工,再到调试时盯着屏幕捏把汗,每个环节都像种庄稼,得一步一垄地伺候。

一、前期准备:把”纸上谈兵”变成”心里有数”

干工程最忌讳”拍脑袋干活”,智能导引系统安装更是如此。去年接下XX项目时,甲方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停车场有3层,1200个车位,周末日均车流量4000+,别装完了车主还是找不着车位。”我拿着这句话,开始了近半个月的前期准备。

1.1需求调研:把甲方的”模糊需求”翻译成”技术参数”

第一次和甲方开会,物业经理掰着手指头说痛点:“B2层柱子太密,车主老说’导航到柱子上了’;B3层靠近商场入口的区域,高峰时排队进库要15分钟;还有车主投诉,寻车机总显示’车位占用’,过去一看是空的。”我一边记,一边掏出表格逐项确认:

日均车流量峰值时段?(10:00-22:00,周末18:00-20:00最集中)

现有停车管理系统品牌型号?(XX旧版系统,只支持刷卡出场)

业主对导引精度要求?(车位级精准指引,误差≤1个车位)

特殊区域需求?(B3层母婴车位、无障碍车位需优先标注)

会后我蹲在停车场里数了三回柱子间距——最小2.8米,最大4.2米,这关系到显示屏的安装高度;趴在地上看地库地坪,发现B1层有3处减速带高于地面5cm,管线敷设时得绕开;还跟保安聊了半小时,他说”B2层2区监控死角总有人乱停车”,这成了后来增加辅助摄像头的依据。

1.2方案设计:在”理想效果”和”现实条件”间找平衡

拿着调研数据,我们画了七版方案图。比如地磁感应装置,原本想选常规的埋入式,但发现B3层部分区域地坪是后期浇筑的,厚度只有8cm(常规需要12cm),改成了地表磁吸式;显示屏的位置,最初按20米间距布点,结果现场模拟时发现,柱子遮挡会导致2区车主看不到B区指引屏,最后调整为”主通道每15米+转弯处必设”的方案。

最纠结的是网络部署——整个停车场要装260个地磁、80个摄像头、45块显示屏,需要稳定的局域网。原本想走运营商专线,但甲方说”预算卡紧了”,最后改成”利用现有消防桥架+新增工业级POE交换机”,既省了重新开槽的钱,又保证了带宽(实测下行速率92Mbps,满足4K摄像头实时传输)。

1.3材料进场:像照顾孩子似的核对每一件设备

方案定了,材料进场前三天,我带着施工队把仓库里的设备逐个”体检”:

地磁传感器:每10个抽检1个,用磁铁测试感应灵敏度(合格的3秒内反馈状态);

显示屏:通电测试1小时,检查有无坏点、亮度是否可调(现场选了700nit的防眩光屏,地库灯光下也能看清);

摄像头:用手机连Wi-Fi看画面,重点检查逆光场景(B3层入口正对商场玻璃幕墙,选了宽动态摄像头,车牌识别率从75%提到95%);

线材:用万用表测RVVP2*1.0的电源线,绝缘电阻必须≥20MΩ,弱电线缆要贴”强电/弱电”区分标签。

那天搬地磁传感器时,有箱货从卡车上颠下来,我心都揪起来了——拆开一看,泡沫垫里还塞了气柱袋,设备毫发无损,当场给供应商发了条感谢信息:“你们的包装比我想得还周到。”

二、现场施工:每颗螺丝都关系着系统的”神经”

材料进场那天,我蹲在停车场入口画了张”施工分区图”:B1层做管线敷设试验段,B2层先装显示屏支架,B3层最后上核心设备。施工那20天,我兜里总装着卷尺、水平仪和便签本,现场盯着每个细节——这活不像盖楼能返工,管线埋下去再改,得敲掉地坪,麻烦得很。

2.1基础施工:给系统搭”骨架”

2.1.1桥架与管线敷设

地库的桥架就像人的血管,得既结实又隐蔽。我们先沿着消防桥架下方50cm的位置布弱电桥架(100mm*50mm),用膨胀螺栓固定,间距1.5米(拐弯处加密到1米)。遇到通风管道时,桥架从下方绕行,保持净空≥20cm——有回施工队图省事想从管道上方过,我当场喊停:“万一管道冷凝水漏了,电线短路怎么办?”

管线敷设更讲究:强电(220V)和弱电(网线、信号线)必须分桥架,交叉处用金属隔板隔开;线管进设备箱时,套上软胶护口,防止刮破绝缘层;每根线管都贴了标签(比如”B2-03-地磁”),后来调试时能快速定位问题,全靠这一步。

B1层试验段做完,我拿红外热像仪测了桥架温度——最高32℃(合格),又用万用表测线路通断,200根线一根没断,这才让施工队全面铺开。

2.1.2设备基础安装

显示屏支架是用304不锈钢焊的,高2.2米(成年人平视高度),底座用10mm厚钢板,打4个M12膨胀螺栓固定。装第一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