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12大专题(2).docx

【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12大专题(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提升

12大专题

【古诗词鉴赏】01爱国诗 1

【古诗词赏析】02边塞诗 9

【古诗词赏析】03山水诗 17

【古诗词赏析】04田园诗 25

【古诗词赏析】05送别诗 33

【古诗词赏析】06思乡诗 41

【古诗词赏析】07写景诗 51

【古诗词赏析】08咏物诗 59

【古诗词赏析】09友情诗 66

【古诗词赏析】10哲理诗 73

【古诗词赏析】11抒情诗 81

【古诗词赏析】12怀古诗 89

【古诗词鉴赏】01爱国诗小升初语文阅读指导

(含方法点拨+例题精析+实战演练)

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非常快,人们总要面临国内的战乱、外敌的侵袭,因此涌现出一大批爱国诗人,他们用自己的笔墨将自己对于国家的情感抒发到诗歌中,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爱国诗。

爱国诗大多都是创作于山河沦丧、国家存亡之时,所以诗歌的主题既有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又有热爱祖国想要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这样的主题。

第1页共98页

例题精析

(一)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技巧1

【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4.衬托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推动情节的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先理解诗句内容,再联系主题分析其作用即可。

【答案】: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技巧2

【解析】: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紧扣古诗主题,逐词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

第2页共98页

战争之频繁艰难。

(二)示儿

陆游

死去元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①元:同原。

1.写出下列各字的含义。

①元:②但:

③定:④无:【答案】:1.①原来。②只是③平定、收复④不要

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谁?

【答案】:2.“乃翁”指的是诗人自己。

3.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

(1)这首诗一、二、四句押韵,韵脚是“空”“同”“翁”。()

(2)“但悲不见九州同”其中“九州”指国家。()

(3)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陆游。()

【答案】:(1)√(2)×(3)√3.

4.这首诗中作者告诉我们他生平最遗憾的事是什么?他最希望看到什么?▲技巧3

【答案】:最遗憾的事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希望祖国统一。(意思对即可)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技巧4

第3页共98页

【答案】: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5.用你自己的话讲讲这首诗的意思。

【答案】: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实战演练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高兴的泪。()

B.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C.

文档评论(0)

未名数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级教师,高级工程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