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五年级读书笔记模板
那天晚上我蹲在孩子书桌前,看他咬着铅笔头——笔芯已经被啃得歪歪扭扭,本子上只写了一行字:“《小英雄雨来》很好看”。台灯的光打在他后颈的碎发上,我突然想起自己上五年级时,也对着读书笔记本子发呆:老师说“要概括内容、分析人物”,可我满脑子都是雨来跳进河里时,溅起的水花会不会打湿他的布衫,根本不知道怎么把“好看”变成能写下来的话。
其实不是孩子不会写,是我们把“读书笔记”变成了一道填空题。就像你让一个刚学骑自行车的孩子直接跨上山地车,他肯定会摔——得先给个辅助轮,让他找到“平衡感”。后来我试着把那些抽象的要求掰碎,变成三个连孩子都能听懂的小问题:
**“书里的哪个画面,让你忍不住多盯了两眼?”**
别问“这章讲了什么”,就问“哪个画面让你停下翻页?”比如读《夏洛的网》,孩子一开始只会写“夏洛是只好蜘蛛”,我指着书里的插图问:“你看夏洛挂在猪栏上的样子,八条腿绷得像弹钢琴的手指,是不是和你上次学古筝时,勾着琴弦的手一样?她的蛛丝上沾着晨露,像不像你上次给我做的水晶手链?”结果孩子写:“夏洛趴在猪栏顶,蛛丝上的露珠滚来滚去,像我攒了一个夏天的玻璃弹珠。她盯着威尔伯的脸,腿轻轻晃了晃——就像我给小美讲题时,会不自觉晃腿一样,原来关心一个人时,连腿都会变软。”
你看,孩子不是没感受,是我们没教他“把画面拆开看”。那些让他“多盯两眼”的细节,才是读书笔记最该写的——不是“雨来很勇敢”,是“雨来蹲在老槐树下,裤脚沾着田埂上的泥点,手攥得指节发白,眼睛里像藏着颗没燃尽的火星”;不是“葵花很懂事”,是“葵花蹲在青铜脚边,把自己的布鞋脱下来,套在他冻得通红的脚上——就像我上次把围巾给感冒的妈妈围上,她的脖子暖了,我的手却冻得发痒,但心里像揣了块烤红薯”。
**“这个画面里的人,有没有让你想起谁?”**
孩子的世界很小,所有感受都来自“见过的事”。我家孩子写《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校长先生,一开始写“校长很温柔”,后来我问他:“校长弯着腰听小豆豆说话时,背是不是像楼下的张爷爷?上次你把玻璃打碎,张爷爷没骂你,反而蹲下来问‘有没有扎到手?’”孩子眼睛一亮:“对!校长的背有点驼,说话时声音像张爷爷浇花的喷壶,细细的、暖暖的。他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连茶杯里的茶凉了都没喝——就像我上次给张爷爷讲蚂蚁搬家,他蹲在花坛边,太阳把他的白发染成金的,连手机响了都没接。”
你看,当孩子把书中的人物和“见过的人”连起来,文字就有了温度。我见过最可爱的一篇笔记,是邻居家小宇写《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穿着粗布衣服,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像我爷爷!我爷爷扛锄头时,肩膀一耸一耸的,后背的衣服被汗浸得发黑,却会把我放在锄头杆上,说‘咱们去挖红薯,挖最大的给你烤着吃’。书里的爷爷走了很远的路,可我觉得,他的锄头和我爷爷的一样,柄上有层厚厚的茧,藏着好多好多秋天的故事。”
**“你看到这里,心里有没有‘咯噔’一下?”**
情绪是读书笔记的“魂”,可孩子不会说“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孤独”,只会说“我心里像喝了口没糖的药”“我突然想抱抱他”。上次孩子读《蓝鲸的眼睛》,看到蓝鲸把眼睛送给小女孩,突然把书合起来,说:“妈妈,我心里有点疼。”我问他:“像上次你把最爱的拼图送给生病的小远,看着他拿走拼图时,你攥着空盒子的感觉吗?”他点头:“对!就像拼图少了一块,心里空空的。可蓝鲸的眼睛里有大海的星星,小女孩能看见光了,蓝鲸却要在黑暗里游——我想把我的玩具熊送给蓝鲸,让它抱着熊睡觉,就不会害怕了。”
后来他把这段写进笔记:“蓝鲸的眼睛像两颗巨大的星星,掉进小女孩的手里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像我把拼图送给小远时,手指碰到他发烫的额头,突然觉得,把最爱的东西送出去,不是丢了,是让它住在更需要的人心里。可蓝鲸怎么办呢?它在海里游,看不见星星,会不会哭?我想变成一条小鱼,游到它身边,给它唱我学的儿歌,这样它就不会孤单了。”
其实这些“小问题”,就是我给孩子的“读书笔记模板”——不是印在本子上的“空表格”,是蹲下来和他一起翻书时,问的那些“没正形”的话;是把“分析”变成“聊天”,把“概括”变成“回忆”,把“感受”变成“心里的小咯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更在他的提问里。”我深以为然。上星期孩子写《青铜葵花》的读书笔记,突然跑过来拽我的衣角:“妈妈,你看我写的向日葵田!我想起去年我们去外婆家,那片向日葵把脸转向太阳,花瓣上的露珠滚下来,像撒了一地碎金子——比书里写的还好看!”我凑过去看,笔记本上画着一片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每朵花都有个圆圆的脸,旁边写着:“青铜和葵花坐在向日葵田里,葵花的辫子上沾着向日葵的花粉,青铜的手里拿着纸做的风车——风一吹,风车转起来,把向日葵的香味吹得满田都是。我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