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一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含答案).docxVIP

2025年高中一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中一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

1.床前明月光,。

2.欲穷千里目,。

3.海内存知己,。

4.莫愁前路无知己,。

5.醉卧沙场君莫笑,。

二、

1.《论语》中,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体现了学习与什么相结合的重要性?

2.《逍遥游》中,描绘北冥之鱼“其名为鲲”,体长“不知其几千里也”,用这种夸张手法写出了什么?

3.在《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人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自己“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经历和志向,最终出山辅佐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5.岳飞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

1.请将《逍遥游》中描写小麻雀见识短浅的句子写在下面。

2.请将《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话写在下面。

3.请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写在下面。

4.请将《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小知不及大知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写在下面。

5.请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雄奇景象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写在下面。

试卷答案

一、

1.疑是地上霜

*解析:此句出自李白《静夜思》,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描绘了床前明亮的月光,引发思乡之情。“疑”意为怀疑,“霜”指地上的霜。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2.更上一层楼

*解析:此句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层”指楼层,“楼”指高楼。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3.天涯若比邻

*解析:此句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像近邻一样。“比邻”指相邻、靠近。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4.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此句出自高适《别董大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大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前景的信心,意思是天下有谁不认识你呢。“君”指董大,也泛指友人。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5.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析:此句出自王翰《凉州词》,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征人思乡的愁苦,意思是自古以来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呢。“征”指征战,“回”指返回、存活。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二、

1.时习

*解析:题干问《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体现了学习与什么相结合的重要性。根据原文语境,“学”与“习”相结合,“学”是学习知识,“习”是实践、温习、实习。考察对经典名句的理解记忆。

2.抒发作者渴望获得绝对自由的心境

*解析:题干问《逍遥游》中用“其名为鲲”,体长“不知其几千里也”这种夸张手法写出了什么。该句描绘鲲鱼巨大的体量,是庄子想象奇特、夸张手法的体现,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限制、达到无限广阔境界的自由境界。考察对文中艺术手法的理解和作者意图的把握。

3.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

*解析:题干问《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不知道外界朝代更替,反映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寄托。考察对文中思想内涵的理解。

4.为兴复汉室,报效刘备

*解析:题干问《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原因。根据《出师表》内容,诸葛亮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表明他出山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统一国家的政治理想。考察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取和理解。

5.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题干问《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后面内容。根据原文,“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是像大江流水一样,冲刷尽了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风流人物”指有功绩、有才情、有影响的人物。考察基础诗句记忆。

三、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题干要求写出《逍遥游》中描写小麻雀见识短浅的句子。原文中用“朝菌”和“蟪蛄”这两种生命短暂的生物,比喻那些见识短浅、不懂事物发展变化道理的人,与小麻雀的视野狭隘相对应。考察对文中具体句子的定位和记忆。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解析:题干要求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话。这句话是《出师表》中的名句,

文档评论(0)

137****8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