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资源利用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土壤质量:指土壤在生态系统边界内维持生物生产力、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综合体现,涵盖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三个维度。
2.土壤退化:因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恶化,功能衰退的过程,包括土壤侵蚀、酸化、盐碱化、贫瘠化、污染等类型,直接影响土壤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3.土壤碳汇:土壤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主要依赖土壤有机质(尤其是腐殖质)的积累和稳定储存,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关键作用。
4.土壤宜耕性:土壤在耕作过程中表现出的适耕程度,受土壤质地、结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影响,直接关系到耕作阻力、耕作质量及土壤结构的保持,是评价土壤耕作性能的核心指标。
5.土壤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区域土壤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的人口数量及经济活动规模,需综合考虑土壤生产力、环境容量、生态阈值等因素,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综合作用。
答:成土因素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其综合作用表现为:(1)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初始化学组成和质地;(2)气候通过温度和降水影响风化速率、物质迁移(如淋溶与淀积)及生物活动强度,是土壤地带性分布的主导因素(如热带砖红壤与温带棕壤的差异);(3)生物(尤其是植物和微生物)通过有机质积累与分解、养分循环(如氮素固定)直接参与土壤腐殖质形成和肥力发育;(4)地形通过坡度、坡向、海拔影响水热再分配(如阳坡与阴坡土壤湿度差异)和侵蚀强度(如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5)时间决定土壤发育阶段(如幼年土与成熟土的差异);(6)人类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加速或改变自然成土过程(如水稻土的人工熟化)。
2.说明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维持中的核心作用。
答: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作用体现在:(1)养分库功能:有机质分解可释放氮(N)、磷(P)、硫(S)等矿质养分,其中95%以上的土壤氮素来自有机质;(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腐殖质作为胶结剂,促进水稳性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如有机质含量每增加1%,土壤持水量可提高5-10%);(3)调节土壤化学性质:腐殖质的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可吸附阳离子(如K?、Ca2?),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同时可络合重金属离子,降低其生物有效性;(4)促进生物活性:为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提供碳源和能源,增加土壤酶活性(如脲酶、磷酸酶),推动养分循环;(5)缓冲性能:通过酸碱基团平衡土壤pH波动,减轻酸/碱胁迫对作物的影响。
3.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区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及生态危害。
答:成因:(1)自然因素:红壤母质(如玄武岩、花岗岩)富含硅酸盐矿物,风化过程中释放H?;高温高湿环境加速矿物分解和盐基离子(如Ca2?、Mg2?)淋溶,导致土壤pH降低;(2)人为因素:长期过量施用铵态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化作用产生H?(1molNH??硝化生成2molH?);酸沉降(如工业排放SO?、NOx形成酸雨)输入H?;不合理耕作(如连作、少免耕)减少有机质归还,削弱土壤缓冲能力。
生态危害:(1)抑制作物生长:pH5.5时,铝(Al3?)、锰(Mn2?)等重金属离子活化,毒害根系(如水稻铝毒导致根尖褐变);(2)养分有效性下降:磷(P)与Fe3?、Al3?结合形成难溶磷酸盐,钼(Mo)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影响豆科作物固氮;(3)生物群落退化:土壤微生物(如固氮菌、菌根真菌)活性下降,蚯蚓等大型土壤动物数量减少,破坏土壤生态功能;(4)加速土壤侵蚀:酸化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团聚体稳定性降低),抗侵蚀能力减弱,加剧红壤区“红色荒漠”化。
4.列举并简述土壤侵蚀的主要防治措施。
答:(1)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水平梯田可减少80%以上的坡面径流)、鱼鳞坑(用于坡地集水保土)、拦沙坝(拦截沟道泥沙);建设排水系统(如等高截水沟),降低地表径流速度;(2)生物措施:种植等高植物篱(如香根草、紫穗槐),增加地表覆盖度(覆盖度70%时侵蚀量减少90%);营造水土保持林(如乔-灌-草复合群落),利用根系固土;推广免耕、少耕和覆盖耕作(如秸秆覆盖),减少表土扰动;(3)农业技术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如坡耕地改种牧草或绿肥),实施轮作(如豆科-禾本科轮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抗蚀性;(4)政策与管理措施: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概念2词汇测试(21-30)含答案.doc VIP
- 杜绝家暴协议书6篇.docx VIP
- 儿童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及耐药菌院感防控基础训练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红花质量分级.pdf
- 2025至2030中国泌尿外科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教案【2018新教材】.pdf VIP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DBJ04_T 282-2025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docx
-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pptx VIP
- 儿童过敏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