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十五章读书笔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浒传十五章读书笔记

——从“渔樵困境”到“七星聚义”

《水浒传》第十五回是“智取生辰纲”叙事链条的关键一环,它承上启下,既为晁盖、吴用等人的“劫纲大计”招揽了核心战力——阮氏三雄,又通过公孙胜的加入,将“个人义举”升华为“天意聚合”的侠义叙事。这一回看似是“说人入伙”的简单情节,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人性洞察与叙事智慧:石碣村渔民的生存困境,是北宋末年底层百姓的缩影;吴用“步步为营”的说辞,是“智多星”谋略的经典展现;七星聚义的形成,更是“官逼民反”主题的具象化。透过字里行间的细节,我们能触摸到《水浒传》英雄叙事背后的时代肌理与精神内核。

一、石碣村的生存图景:底层英雄的“渔樵之困”与“侠义之基”

第十五回开篇,施耐庵并未直接切入“说三阮”的主线,而是先用一段文字勾勒石碣村的环境:“青郁郁山峰叠翠,绿依依桑柘堆云。四边流水绕孤村,几处疏篁沿小径。茅檐傍涧,古木成林。篱外高悬沽酒旆,柳阴闲缆钓鱼船”。这幅看似宁静的乡村图景,实则暗藏着底层百姓的生存危机——阮氏三雄的“渔樵生活”,早已被权力与豪强挤压得难以为继。他们的困境,不是“天灾”所致,而是“人祸”酿成,这也成为他们最终“撞筹入伙”的根本动因。

(一)“衣饭碗”被夺:梁山泊的豪强垄断与渔民的生存绝境

阮氏三雄以打鱼为生,梁山泊本是他们的“衣食之源”,却被王伦一伙强人占据,“不容打鱼”。阮小二的叹息“休说”二字,道尽了底层百姓的无奈与愤懑;阮小五的解释“在先这梁山泊是我弟兄们的衣饭碗,如今绝不敢去”,则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豪强的垄断,断了他们的生路。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占据梁山泊的王伦等人,本也是“落难之人”,却在掌握权力后迅速沦为“压迫者”,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正是北宋末年社会秩序崩塌的缩影。

小说对阮氏三雄生活细节的刻画,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生存困境:阮小二家“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破渔网、旧衣服、赤双脚,这些细节不是“田园诗意”的点缀,而是“贫困潦倒”的证明;阮小五“输得没了分文,却才讨了我头上钗儿,出镇上赌去了”,阮小七“也输得赤条条地”,赌博看似是“好逸恶劳”,实则是他们在“打鱼无门、谋生无路”下的绝望消遣——当正经营生无法维持生计,底层百姓只能在“赌桌”上寻找一丝渺茫的“翻身机会”。

更令人心寒的是官府的不作为。当吴用问“如何官司不来捉他们(指梁山泊强人)”时,阮小五的回答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腐朽本质:“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如今也好,教这伙人奈何,那捕盗官司的人,那里敢下乡村来”。这段文字堪称“官逼民反”的直接注脚——官府不仅不保护百姓,反而比豪强更甚地压榨百姓,百姓在“豪强垄断”与“官府盘剥”的双重压迫下,除了“反抗”别无出路。阮小七所说“我虽然不打得大鱼,也省了若干科差”,看似是“自我安慰”,实则是对官府的辛辣讽刺:比起缴纳苛捐杂税,失去“衣饭碗”竟成了“幸事”,这种扭曲的生存逻辑,正是时代悲剧的最佳证明。

(二)“一身本事”难施: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与侠义底色

阮氏三雄并非“普通渔民”,而是“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的英雄。小说对三人外貌的描写,处处凸显其“非凡之气”:阮小二“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睛射几万道寒光”,阮小五“一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阮小七“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休言岳庙恶司神,果是人间刚直汉”。这些描写不是简单的“外貌刻画”,而是对他们“英雄本色”的确认——他们有“千百斤气力”,有“刚直不阿”的性格,却只能在石碣村“打鱼赌钱”,这种“一身本事”与“无用武之地”的反差,正是他们内心愤懑的根源。

当吴用提及梁山泊强人“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时,阮小五的反应“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直接暴露了他们对“英雄无用”的不甘;阮小七的感慨“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则道出了底层英雄对“尊严生活”的渴望——他们不是“贪财好利”,而是不愿“空负一身本事”,不愿在贫困与压迫中消磨一生。这种“不甘平庸”的心态,为他们的“侠义”埋下了伏笔:当吴用提出“取生辰纲”的计划时,阮小五、阮小七“把手拍着脖项道:‘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不是“鲁莽冲动”,而是“英雄遇识主”的激动,是“一身本事终有用”的释然。

值得注意的是,阮氏三雄的“侠义”并非“无原则的暴力”,而是有鲜明的“正义底线”。当吴用最初假意要“坏晁盖道路”时,阮小五立刻拒绝:“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这一细节表明,他们的“反”不是“反社会”,而是“反不公”

文档评论(0)

幸福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高校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1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