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中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诗歌,是文学殿堂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以其精炼的语言、含蓄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智慧。初中阶段的诗歌鉴赏,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涵养人文精神的关键途径。然而,面对看似短小精悍的诗篇,许多同学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品味其深层意蕴。本次专项练习,我们将一同探索诗歌鉴赏的门径,从基础的“读懂”逐步走向深入的“品透”。
一、夯实基础:读懂诗歌的“言”与“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这里的“读懂”,并非简单地理解字面意思,更要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与主要内容。
1.读题目,抓题眼: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往往蕴含着诗歌的核心内容、写作对象或情感主旨。例如,看到《春望》,便知是春日所见所感;读到《送元二使安西》,便晓是送别之作。细品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望”、“送”、“忆”、“思”等,有助于我们快速切入诗歌主旨。
2.识作者,明背景:“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重要原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样是写菊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与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因作者身份与时代背景的不同,其寓意便大相径庭。
3.释字词,通句意:逐联逐句诵读,圈点疑难字词,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其含义。对于古诗句式的倒装、省略等现象,要能准确还原,疏通文意。这是理解诗歌的基础,不可轻视。
4.感基调,知大意:在疏通字面意思后,初步感受诗歌是喜悦、悲伤、激昂、闲适,还是思乡、怀古、咏史、言志?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人、记事、写景,还是咏物?
例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题目“静夜思”点明了时间(静夜)与核心情感(思)。作者李白,盛唐诗人,一生漂泊。诗句浅显易懂,“明月”、“霜”等意象营造出清冷的氛围,“举头”、“低头”的动作细节,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初步感知,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作。
二、深入品味:解析诗歌的“妙”与“巧”
在“读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品味诗歌的艺术魅力,理解其表达技巧。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环节。
1.咀嚼字词,体会“炼字”之妙:
诗人往往会反复锤炼字词,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关键字词,或生动形象,或准确传神,或蕴含深意。
*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不仅写出了颜色,更写出了动态和过程。
*形容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简洁而形象地勾勒出边塞风光的雄浑。
*副词、数量词等:有时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思考方向: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能否用其他字词替换?
2.辨析意象,把握“意境”之美: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如“柳”常与“离别”相关,“月”常与“思乡”相联,“菊”常象征“高洁”。
*找出意象: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事物?
*分析意象特点:这些意象有何共同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理解意象寄托的情感: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品味意境,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灵魂。
3.理解情感,探寻“主旨”之深: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作者的喜怒哀乐、理想抱负、人生感慨等,都蕴含在诗句之中。
*关注直接抒情的词句: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分析间接抒情的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
*结合背景,全面把握:将诗歌情感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联系起来,避免片面理解。
4.赏析手法,领悟“表达”之巧:
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初中阶段常见的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互文等。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衬、反衬)、象征、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思考方向:这首诗(或某一联/某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如:使语言更生动形象、使情感表达更强烈、使主旨更突出等)
例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图。
*情感:“断肠人在天涯”直接点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
*手法:运用了列锦(名词意象叠加)的手法,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借景抒情,情景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川XH715D立式加工中心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六自由度小型搬运机器人.docx VIP
- 新概念第二册 lesson 33 课件(共56张PPT).ppt VIP
- 六自由度搬运机器人毕业设计范本.docx VIP
- 欧洲规范-NF P18-560-中文.pdf VIP
-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巧做凉拌菜 (2).docx VIP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凉拌菜.pptx VIP
-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