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 28 No. 3
May. ,2004
埃利亚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情感研究X
郭景萍(广东商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摘 要:埃利亚斯认为,社会的文明始于人们对情感的控制,西方社会文明的成熟过程,正是情感文明化的过程。情感文明化的发生存在着两个关键性的动力:专制主义国家的形成和社会职能的分工。情感的控制和调节在不同的社会以及社会的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特点。情感的文明化通过区隔、分化而达到整合。正是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上”“下”之间的相互磨合、相互斗争中,理性化、文明化的社会被确立起来。埃利亚斯的情感学说可视为一种情感文明化的谱系学。关键词:文明发展进程;情感控制;情感的文明化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981 (2004) 03 - 0043 - 03
一、文明发展与情感控制的一致性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被称为20 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1世纪的社会学家,他以研究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而著称于世。埃利亚斯在其名著《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18世纪以后,文明成了一个响彻全球的口号。但对几百年以来人们是如何形成文明行为的这样一个问题和事实,却没有人感兴趣。何谓文明? 它涉及到科学知识、技术水平、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1 ]
(P61) 。文明一词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涵义。但总的来说, “有教养的”一词与西方的文明概念非常接近。“有教养”首先是指人的行为和举止,指人的社会状况,他们的起居、交际、语言、衣着等等。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行为特点在法国的古典悲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讲究礼仪;用理性来抑制人的情感;恰如其分的举止;杜绝所有平民式的表达方式等等[2 ] (P76) 。正是在对文明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埃利亚斯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
西方社会文明的成熟过程,正是个人心理的文明化进程, “心灵结构的演变我们简称文明”[ 2 ] ( P342) 。个人心理的文明化的核心问题则是情感的控制。他把对情感控制的不断加强视为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明发展的特点就在于更加严格、更加全面而又更加适度地控制情感”[ 1 ]
(P43) 。埃利亚斯认为,人们对自然和社会控制能力的提高过程,同时也是人们对情感控制不断加强的过程,或者毋宁说,情感控制的发展,是人类科学和认识进步的前提。例如,
如果人类不从对自身的依恋和妄自尊大的情感中摆脱出来,
科学的“日心说”就不能取代“地心说”。因为虽然日心说的宇宙观更加符合所观察到的事实,但在感情上却难以令人接受。埃利亚斯把自己对情感的研究与帕森斯对情感的研究作了一个重大区分。后者对情感进行静态的结构研究:社会类型分为“团体”和“社会”。“团体”型的特征是“情感”,而“社会”型的特征则是“非情感”,因而形成情感和非情感两种“状态”的对立。由于帕森斯把复杂的情感文明化过程简化为两个不同的状态,他便无法对各个社会的不同特点作出解释。埃利亚斯认为自己是以实证经验为依据,从动态的过程证实“人的情感控制逐步地朝着不断强化和更有规律的方向———但决不是朝着非情感的状态———变化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1 ] (P6 - 7) 。因此,情感控制并不意味着情感的消失,
会出现所谓的非情感状态。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情感的社会外部强制逐步转化到个人自我控制。“诸如‘理性思维’和‘道德良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多、更实在地渗入了人的感情本能与每一个毛孔,并严格地阻止情感和本能在没有经过控制机构准许的情况下直接地付诸行动。”[1 ] (P42)埃利亚斯认为这是个人结构变化的核心,也是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具体表现在:情感控制的浪潮,已由西方波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明运动。埃利亚斯通过考察西方人日常行为方式的演变来描述情感控制的变化过程。他通过收集大量的历史材料,剪辑成一些“快镜头”,拍下了人们如何就餐、如何就寝,又是如何与别人发生争斗等一些日常行为的变化运动,在此基础上把一幅幅历史画面衔接起来,从而展现了西方上层社会从13 世纪直到19、20世纪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埃利亚斯透过这些外在的、琐碎的行为,揭示出人内在的心理和感情的微妙改变,以及整个社会文明化的逐渐递进过程。34
X 收稿日期:2003 09 15
作者简介:郭景萍(1957 - ) ,女,河北洛田人,广东商学院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和哲学研究。二、情感文明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动力埃利亚斯提出并论证了情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模式。他的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