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定向选择后代的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pdVIP

水稻定向选择后代的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pd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 2010 年, 第 8 卷, 第 10 篇   Fenzi Zhiwu Yuzhong (Online), 2010, Vol.8, No.10   http://mpb.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水稻定向选择后代的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晓光 1,2 , 金正勋 1 , 刘洪亮 1 , 黄 星 1 , 徐美兰 1 , 赵书宇 1 , 张忠臣 1 1 东北农业大学 农学院,哈尔滨,150030 2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龙,135007 通讯作者及电子邮件: zxjin326@; 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年, 第 8 卷, 第 10 篇 DOI: 10.5376/.2010.08.0010 收稿日期:2010 年 09 月 20 日 接受日期:2010 年 10 月 25 日 发表日期:2010 年 11 月 03 日 这是一篇开放阅取的论文,其论文发布和传播接受《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所有条款。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 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传播以及任何媒介的复制或再制作。 建议最佳引用格式: 李晓光等, 2010, 水稻定向选择后代的 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Vol.8 No.10 (DOI: 10.5376/.2010.08.0010) 摘 要 本研究从分布于水稻 12 条染色体的 120 对 SSR 引物中筛选出 108 对引物对两个杂交组合中的 44 份高低稻米直链淀 粉和蛋白质含量后代品系及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材料在蒸煮食味品质和产量性状上彼此间 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利用筛选出的 108 对多态性引物对杂种后代进行 SSR 分析, 共扩增出 659 个等位基因,平均 每对 SSR 引物可扩增出 6.2 个,供试亲本间染色体多态性有差异。在两个杂交组合中,组合 Ⅱ比组合 Ⅰ具有更为丰富的遗传 多样性,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株系后代均比蛋白质含量株系后代遗传变异丰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株系后代 SSR 高多态性主 要发生在第 6、第 9 号染色体上,低多态性主要发生在第 3、第 7 号染色体上。稻米蛋白质含量株系后代 SSR 高多态性主要 发生在第 7、第 10 号染色体上,低多态性主要发生在第 1、第 3 号染色体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 量高的后代株系大都与高亲聚在一起,而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的后代株系大都与低亲聚在一起。因此,通过稻米直 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定向选择,可以获得遗传背景不同的后代材料。 关键词 水稻;杂种后代;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SSR 标记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ice Directional Selection Progeny by SSR Markers Li Xiaoguang 1,2 , Jin Zhengxun 1 , Liu Hongliang 1 , Huang xing 1 , Xu Meilan 1 , Zhao Shuyu1 , Zhang 1 Zhongchen 1Agricultural Colleg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150030 2Tonghu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ailong 135007 Corresponding author, zxjin326@; Authors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a

文档评论(0)

晓风迷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