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文库历代小品.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代小品 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辑录而成, 共二十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贤哉回也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 “弟子盖三千焉”,是推测的口气,后 世也不大认可,但是说其有七十多个学生,大体是不错的。这么多学生 中,孔老夫子最器重的莫过于颜回了。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你的弟子中 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是颜回,并说颜回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过 失。孔子弟子中,多数是平民出身,但像颜回那样贫穷的,恐怕也没几 个。住在陋巷中, “一箪食、一瓢饮”,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换 了别人就会忍受不了穷苦的忧愁,颜回却总是那么安贫乐道,难怪孔老 夫子再三赞叹: “贤哉,回也!” 楚狂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末年,诸侯多国朝纲紊乱,许多有识之士遁迹林野,以求保全 性命于乱世。但也有不少像孔子这样以 “济世拯民”为己任的人,劳劳 车马,奔走不暇,去寻访明君,推行仁政。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处 世态度。 《论语》里面,有好几处都记载了这两种思想的交锋。本文就 是记述孔子在楚国时路遇隐者接舆,接舆高唱 《凤兮》之歌,规劝孔子 尽快归隐的故事。寥寥几笔,楚狂之高蹈风致,孔子之优容接引,宛在 目前。 庄子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共33篇。 一向认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它是先 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文章想象力很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以下两篇选自《庄子·秋 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 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 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楚威王想以国事托付给庄子,被庄子拒绝。因为庄子认为,做官虽 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不如为民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这一思想 不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陈述出来的,而是用一个切近生活的生动的比喻 来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于 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 鸩鹐,子知之乎?夫鸩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鸩鹐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今 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这段文章用鸩鹐的高洁来说明庄子并不想夺取梁国的相位,又用鸱 得腐鼠的故事揭露和讽刺惠子的多心,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 表现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的思想。贴切的比喻和深刻的讽剌,增强了文章 的思想性和说服力。 东方朔 东方朔 (前154—前 93),字曼倩,平原厌次 (今山东惠民东北) 人。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 他上书自荐,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常以正道讽谏武帝。但终不得 重用。 上书自荐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 击剑。十六写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五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就 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殊,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 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桥下,女子未来,水涨不去,抱桥柱淹死。 作者直言自己的才学和美德,并自荐可为天子大

文档评论(0)

山丹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