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诞生了人类,这标志着地球新纪元的开始。
其后,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从盲目依赖自然到自觉改造自然,成了地球的
主人。人类的智慧,正是在这一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形成和完
善的。凭着这个智慧,人类写下了与天斗、与地斗的伟大历史篇章,创造了
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辉煌壮丽的现代文明。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人类早已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但还是出现了难以
避免的历史偏见。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他过分陶醉 “主人”的作用,过分
强调占有和索取,对其所生存的自然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杀伐与征服。……于
是酸雨漂游世界,土地沙漠化日趋扩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种类灭绝,人
类疾病滋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终于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睿智。他已经认识到,
人类既是地球的主人,同时又是地球环境系统不可割离和超越的一份子,人
类的活动可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可反作用于人,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终于,他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并由此熔铸出华光四射的科学之剑——环
境科学——去修复受损的世界。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
极重要的问题之一,而环境科学已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一起成为21世纪现
代科学的主导科学。
本书旨在剖析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介绍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造成
的种种破坏和目前人类所处的困境,阐述人类对往日的反思和环境意识的觉
醒,最后将指出人类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和协调的光明之路——可
持续发展道路。以此献给未来的主人——青少年朋友们。如果读者能从中得
到一些启迪并以此为导引投身今后的环保事业,那将是我们极大的快慰。
各章撰写者分别为:第一章李雪松、李永凤;第二章朱继业、李继龙;
第三章涂芒辉;第四章骆荣强。在撰写过程中,李继龙就全书的框架,基本
观点和工作进程作了整体构思和安排,全书由李永凤统一纂修、补正和定稿。
本书承蒙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严国安副教授进行审阅,提出了修改意
见,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编写时,参阅和引用了许多文献资料,难以一一列出,谨向各位作
者表示敬意和谢意。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加之成书时间仓促,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
批评指正。
作 者
1996年4月
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所名誉所长
李国平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化生存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之一。自劳动创造人
开始,人类就不仅把它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而且主要通过
这一主题性的实践使自己不断地启迪心智,破除迷信,克服愚昧,抵制腐朽,
以进化文明。
无论什么时候,人类都要首先解决衣食住行之类的根本社会需求,之后
才能兼顾其它。诸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伦理、法律等等,旧
根到底只能是人们满足这种根本社会需求之上的派生物。而科学技术则始终
是围绕着每一个时代的根本社会需求解决的方式展开的,这就自然地规定了
它在每一时代的整体文明中所占有的核心位置,并在事实上成为主宰人类一
切进步的 “第一杠杆”或者“第一生产力”;哪怕在人类活动的其它方面出
现停滞或者倒退的时候,它也能因其 “自身即是自身主宰”的特征而不断前
进,且最终由它去矫正可能已被偏离了的航向,形成人类社会进步新一轮的
“第一推动”,扑进而创造更高深层灰的整体文明结构。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相对独立发生发民起来的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
它们不仅在本质性的内涵上大体一致,并且具有 “准同时性”的特征。它们
在发展中所经历的暂时性挫败与复兴均表现为大体上的 “同时”沉浮,区别
只是在文明中心的地域分布上。正是由于这一发展过程以及两大文明体系的
共同创造,特别是后期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有形成当今世界日趋统一的文明景
观,特别是其中的内核——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它不仅包括了迄今为止由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