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俘获的德隆.doc
德隆:被俘获的俘获者
作者:邵锐锋 | 转载自SHAWREF | 2006-03-10 10:34 | 投票 投票人 标签: 唐氏 德隆系 产业整合 唐万新 友联
“德隆系”的土崩瓦解,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迟早会出现那么一天,但那一天突然降临时,还是引起了巨大的震惊。此后有关德隆的报道便如开闸之水,层出不穷,风向所指已是一片楚歌,真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德隆虽然倒下,但他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风雨雨的确还能带给我们不少的启示。回顾唐氏兄弟的发迹史,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86年到1990年的原始资本积累,90年代初证券一二级市场淘金,1996年打造的德隆系及其产业整合,2003年德隆资金链紧张直至2004年崩盘。1986年,大学肄业的唐万新与另几名大学生在其兄、 新疆八一中学化学教师唐万里的协助下,从彩扩做起,经历小发明、专利转让、小型科技项目投资逐渐发展到餐饮、娱乐、房地产和电脑销售,这当中赔赔赚赚,总算在广袤浩瀚的边陲立得一席之地。1990年后,中国证券市场渐渐兴起,唐氏兄弟抓住这历史难得机遇,率先垂范,在一级和一级半市场翻云弄雨,经手的22支股票最终全部上市,初步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随后唐氏兄弟开始转战一级半和二级市场,到1996年,已经积累资产达数亿元。德隆系的真正形成是以1996年后并购掌控“合金股份”、“湘火炬”、“新疆屯河”为标志的,被称为德隆“三架马车”的这三支股票可以说创造了不少中国证券市场的奇迹。在做稳中国证券资本市场老大地位的同时,德隆开始了其近乎疯狂的产业整合计划,一方面德隆斥巨资收购了数百家公司,所属行业含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另一方面,包括金新信托、厦门联合信托、德恒证券、新疆金融租赁、新世纪金融租赁等多家金融公司被德隆纳入麾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万里放言,德隆真正的抱负是做金融产品的供应商——一手整合产业,一手做证券化,创造金融产品,卖给市场上各种需求的投资者,“德隆要缔造中国的摩根时代!”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分析,客观而言,德隆的产业整合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完整的战略规划和细腻缜密的战术操作的,这期间德隆聘请过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等世界著名咨询公司为其在战略、并购、整合方面进行规划和梳理,为了一个产业的进入,德隆也肯花费少则百万多则千万的产业研究费用,在产业管理团队上也网罗了该领域一等的管理高手,一个德隆帝国已初显端倪,一切发展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德隆毕竟不是美国的通用,有那么多的国际资本在关注和扶植,德隆也不是一汽或宝钢,在国家红帽子底下获得源源不断的输血,再大的德隆也不过是个民营企业,它的资金融通渠道和成本能否支撑这架庞大的机器?德隆国际的三把手向宏这样解释过:“它的整个资金链的问题,应该说和它的资本结构及资金结构有关系,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像德隆这样比较大型的投资类企业,资金紧张将伴随着企业的全过程。所以很难讲哪一个阶段,或者哪一个特定时期,德隆的资金链出了问题,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问题。”德隆的短融长投终于把自己逼上了不归路。这一时期,德隆在产业整合和资本证券化方面可以说把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了,从通过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的直接融资,介入商业银行以及借助信托、证券、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发展到挪用委托理财资金、挪用国债、违规拆借资金,到后来直接质押上市公司股权,其融资成本始终维持在12%到20%之间,德隆整个产业每年的利润连支付资金利息都不够,德隆的风险凸现了。2003年,出现了“啤酒花”事件,“啤酒花”董事长在涉及大宗银行担保后潜逃,银行开始对类似企业进行严密防范,德隆从此再没从银行拿到过一分钱贷款。不仅如此,银行开始从惜贷转为催还贷,到2004年4月间德隆向银行还贷17亿元,这无疑是从羸弱的病人身上抽去维系生命的血液。在经历了二级市场出货未果、股权质押、股权出售等一系列自救之后,德隆的资金链终于断裂了。从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的“三架马车”连续高台跳水,一个月时间市值蒸发156亿之多,随后诸多银行和关联公司对德隆进行索债诉讼,天一实业、罗布泊钾盐股份、天山股份股权被转让瓜分,同年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与华融公司签订了《资产托管协议》,三公司将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权托管给了华融公司,由华融公司行使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利。9月4日,华融接受中国证监会委托对德恒证券、恒信证券、中富证券进行托管经营。德隆巨人终于沉重地倒下了。
德隆系的倒下,只是再一次验证了作为民营资本在中国发展轨迹的一个不可规避的轮回,不管你是小资还是大鳄,不管你谨慎还是不羁,这里边似乎存在着难逃的定律。“志大而才疏”,郎咸平对德隆的评价确实太过刻薄了,唐氏兄弟的德隆显然应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深省。随着德隆产业整合规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