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请仔细填写文档简介。如果是PDF扫描型文档则更应该简介,将增加至少百分之六十的访问量。
原地9式太极拳发布: 2006-11-25 03:27 | 作者: 胡启贤 title=胡启 | 来源: | 查看: 86次
??? 原地太极拳系列套路,在几家武术杂志分别刊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教学录像,并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台湾大展出版社出版发行系列丛书及VCD光盘之后,关爱原地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爱好者来信提出,已推出的几个套路,某些动作难度较大,有碍于原地太极拳的普及。为此,作者从传统太极拳套路中挑选出最基本的八个拳式加上作者新创的一个拳式,经过认真编排,便成了这套原地九式太极拳。
??? 此拳经过近一年的试教证明,具有以下特点:??? 1.式子少,动作简单易学。初学者只需四五个小时的学习就可独自演练。??? 2.动作姿势左右对称,身体能得到平衡锻炼。??? 3.原地运动。在室内、庭院、阳台,工间、课间、出差、旅游等均可随地演练。全套练一遍只需两三分钟,容易坚持不辍。??? 4.动作基本按呼吸节奏编排,套路熟练后,就可结合呼吸演练,健身效果好。??? 5.动作舒展,姿势优美。它能充分体现传统太极拳轻松柔和,圆活自然,刚柔相济,连绵不断的风格特点。学会这套拳,能为学练其他太极拳,尤其是作者以前创编的几套原地太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式名称??? 1.开合手??? 2.四面野马分鬃??? 3.左右搂膝拗步??? 4。右左手挥琵琶??? 5.左右金鸡独立??? 6.右左震脚搬捶??? 7.右左云手、单鞭??? 8.左右大鹏展翅??? 9.右左揽雀尾??? 收势??? 原地(九式)太极拳演练场地示意图??? 图例说明:场地面积:由中心立足点向四周各迈一小步。??? 东西南北四方均可为起势面向。??? 拳路图像标线,实线(——)代表右手右脚,虚线(……)代表左手左脚。??? 动作说明??? 预备:(面向南方)???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相触,两脚尖稍外撇;悬顶竖项(头微上顶),沉肩垂肘,提胸拔背,两肩微前合,下颏微内收,敛臀收腹;手指微屈自然散开,手心微含(虎口要保持弧形),两手的指梢轻贴大腿外侧,中指微向下领伸,两肘微外撑(肘与肋之间可容一拳);嘴唇轻轻合闭,舌放平,舌头轻贴上颚,鼻吸鼻呼,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精神集中;眼平视前方(图1)。??? 要点:(1)文字说明中,凡有“同时”两字的不论先写或后写身体某部分动作,全身都要协调运动,不要分先后去做。??? (2)运动的方向是以身体的前、后、左、右为依据的,不论怎么转变,总是以胸对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身体左侧为左,右则为右。??? (3)预备式要求的悬顶竖项、沉肩垂肘(屈肘)、含胸拔背、敛臀收腹、上体中正(百会穴与会阴穴成垂线? ‘即中心一线’,个别拳式例外)、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等要贯穿整套拳的全过程。??? (4)整套拳除了起、收式身体可以直立和个别拳式身体可以有明显升降外,其余都要屈膝坐身运动。运动中身体高度要保持大体一致,不要起伏不定;屈膝度数大腿与地面约成45~60°,因人而异(屈膝度数越大运动量越大);前弓腿的膝盖应与脚尖成垂线。??? (5)两脚的轨迹基本上是踩三条线上。即以练者身体(肩宽)的两侧各划一条线(为两边线),两线之间按等距离再划一条线(为中心轴线)。朝四隅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运动的拳式,如野马分鬃等,两脚要踩两边线;朝四正方向(东、西、南、北)运动的拳式,如揽雀尾、搂膝拗步等,要一脚踩中轴线,一脚踩左边线或右边线;横向运动的拳式,如开合手、起收式的开立步和云手的平行步,两脚尖平齐踩在两边线之间。按三条线横向距离的尺度运动,可避免拗步(拧麻花)、两脚踩直线(走钢丝)所造成的两腿关节疼痛和上步、退步、撒步、弓步时身体重心不稳。??? (6)要步法灵活,虚实分明。两脚的虚实变换,只能渐变不能突变。要运用碾脚步法(即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撇或内扣;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向外碾转或向内碾转)来调整拳式要求的方位、角度。动作熟练后,前后动作要衔接,前一个动作完成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做完上一个拳式,动作微微一沉,似停非停就接做下一式的动作。一些“丁步”、? “抱球”的动作不要停顿(丁步的脚尖不落地就迈出去),以使整套拳的动作既连贯又有节奏。
??? (7)要“意领身行”,以腰为轴,带动四肢弧形螺旋运转,不要耸肩、扬肘和直臂。要运用四肢的划弧旋转,尤其是两手在旋转(拇指尖向外旋,称外旋,反之称内旋)中的阴阳变换(手心向上为阳掌,向下为阴掌)和两臂旋转,所产生的螺旋(缠丝)劲,及两手在运动中手掌拨动空气产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加上用碾脚步法减少脚与地面摩擦力的作用来助腰和带腰转动,以使身体中正圆转轻灵,周身动作协调一致。??? (8)练者要逐步达到太极拳运动的要求,即动作轻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