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全书-026[西藏].pdf
一、入乡随俗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邻四川,北接新疆、青海、东南方是云南,
西面与克什米尔毗连,南面与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和不丹等国接壤,
面积12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藏族集中聚居的地方,藏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
惯。
通向拉萨
没有到过西藏的游客,总觉得西藏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而西藏却
以她独特的风采,吸引着外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们。
每年的7~9三个月被称为西藏的“黄金季节”,是旅游旺季。国内外的
旅游者、登山运动员、科考工作者,像潮水般涌进西藏。路途虽然遥远,但
现今天地变小,进藏之路空中、地上,西通八达。
可是,在历史上通向西藏之路却是多么艰难。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到拉萨,整整跋涉了两年。
公元1244年,当时萨迦王朝的创始人萨班应当时已经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的蒙古皇室之召,从拉萨到内地凉州 (今甘肃武威一带)与元太宗第三子阔
端见面,途中历时一年。
1951年12月19日,西藏的另一位宗教领袖班禅从西宁返藏,途中前后
共租雇了3000多峰骆驼,12000多头牦牛,3000多匹马及1000多名民夫承
担运输任务,到第二年4月28日才到达拉萨,6月9日返回驻锡地日喀则的
扎什伦布寺。
在川藏公路修通之前,从四川雅安到拉萨两千多公里,靠牦牛运输,一
年只能往返一次。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关山阻隔,行路难的状况,
直至1954年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成都—拉萨)、
青藏公路 (西宁—拉萨)同时通车。后来,新藏公路(叶城——狮泉河)和
滇藏公路 (下关—芒康)也相继通车。
1965年,中尼公路 (中国——尼泊尔)修通,将西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
连接起来。
这些公路的修通,使那些到拉萨朝佛的香客、旅游者和商人,既减少途
中时间,又可以免去许多旅途之苦。50年代,从西宁到拉萨要用半个月的时
间。70年代,从西宁到拉萨只需8天。青藏公路改建后,从格尔木到拉萨,
只需两个白天时间。
1956年7月, “北京”号飞机首航拉萨上空。从那以后,陆续开通了北
京、成都、西安、广州等地至拉萨的数条国内航线,使西藏与全国连成一体。
1986年,拉萨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意味着两藏向外
部世界全方位开放。
今天,从 “天府之国”的成都乘飞机飞行两个小时,便可抵达迷人的拉
萨。
1992年10月,西南航空公司新辟北京至拉萨直达航班 (班朗每周四),
波音757,上午七点起飞,中午抵达。真是:朝辞京城,午抵拉萨。
这座世界屋脊名城,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又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
的文化古城。外地人去拉萨,以坐飞机最为理想,从贡嘎机场列拉萨市区有
100公里路程,行车约两个小时即可到达。以拉萨为中心,除墨脱县外,公
路交通可通往全区各个县。
献哈达
献 “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
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 “哈达”的习惯。献“哈达”
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
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
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
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
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
的一片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
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
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
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
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
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献 “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
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
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
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
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