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度与契约经济学》 授课人:李 健E-mail: lijian789@126.com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5年春 几 个 问 题 1、委托代理契约并不仅存在于企业组织 2、委托代理契约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相容 3、委托代理市场中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4、中国的“国资委”——“代理委托人”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4.29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其实很容易做文章 首批试点的四家公司方案 金牛能源、紫江企业“10送2” 三一重工“10送3派8元” 清华同方 “10送10” 一种争辩——清华同方 该股自1997年发行上市以来,一共向流通股东圈了三次钱(1997年首发4200万股,8.28元/股;1999年按十配三配股共配得1890万股,20元/股;2000年增发2000万股,46元/股)。8年来流通股东一共出资16.4576亿元,获得2.7303亿股,每股成本为6.03元;非流通股东只是在公司发起时按评估资产9670元出资,目前拥有3.0159亿股,每股成本为0.32元。流通股东的每股成本是非流通股东的18.84倍。 二者的出资成本不同,享受的权利当然不应该相同。非流通股要想获得和流通股一样的流通权,就必须把流通股股东的成本降到和非流通股一样,从而实现同股同权。也就是说,清华同方必须按1:17的比例用资本公积金向流通股东转赠股本,才能使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东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而使非流通获得流通权。 第八讲企业制度(契约)结构及型态 一、雇佣契约 雇佣契约普遍存在于家庭、俱乐部、军队、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以及市场中 单人雇主契约——重庆特殊的“棒棒军” 什么是“雇佣契约”? 雇佣契约的特点 非即时服务契约 “一次完结的服务契约”与“雇佣契约”的区别和联系 购买服务(以及结果)和购买劳动力的区别和联系 非完备性较强——优待后续即时细化 劳动力与劳动力主体不可分离 企业的雇佣契约 企业内部化劳动力的几种形式 1、资本金投入(严格单人企业、合伙、干股) 2、非市场化雇佣契约(行政委派、义务工等) 3、直接与劳动者的劳动力买卖契约(雇佣契约) 4、与劳动力输出公司直接的买卖契约 5、卖身契、奴隶等(罕见,中国劳工在日本) 6、记件工资是雇佣契约吗? 7、“外包”契约的实质(市场化服务类契约、和市场化商品契约);外包与直接购买有区别吗? 雇佣契约只是企业内部化劳动力的一种形式。 雇佣契约 为什么要团队生产、专业化分工 雇佣契约的实质(劳动力、劳动服务) 人力资本“雇佣”金融资本,还是相反? 被雇佣者地位(与缔约方、与内部化的劳动力主体) 并不意味着一定处于被动或被支配地位 企业规模与雇佣契约 企业规模与企业人员规模 (边际分析) 原子劳动者的聚合 企业的合并与分立 雇佣契约与委托代理契约 雇佣契约与委托代理契约的区别和联系 契约标的 缔约主体的关系和地位 二、股权类契约与制度 合伙契约、投资者契约 公司章程 企业制度(契约)与外部制度体系连通——企业主体资格的确立 企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 原始的完整的所有者权益 (严格单人企业) 所有者权益的细分性配置(“股东权”与“经营权”) 股东权的层次和种类(普通股股权、优先股股权) 优先股股权与永续债债权的中间地带 越来越异化的股东权(表决权+剩余索取权+其他) 关于所谓“剩余控制权” 三、信用、借贷与债权债务类契约 信用、借贷与债权债务的区别和联系 债权债务契约的实质 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 契约中的剩余控制权与组织中的剩余控制权的实质 (对行为空间分配的遗漏) 笼统的“控制权”与“剩余控制权”毫无意义 控制权必须具体化 控制权、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表决权”的区别和联系 控制力与主导力 企业相关主体的控制力与主导力 金字塔集权与并列分权,孰优? 与企业有关的权利义务束(行为空间) 企业以外的主体对企业拥有权利(行为空间)只是“拥有与企业相联系的权利(行为空间)”的简称。——我们只有拥有与企业有关的各式各样的权利义务束(行为空间);我们谁也不真正“拥有企业”,除非是严格单人企业。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讨论企业的“所有者”是毫无意义的。严格单人企业的“所有者”也无须讨论。 我们只可能是与企业相关的权利义务束(行为空间)的“拥有者”。 企业科层结构 企业并非全是“权威支配关系” 企业中的上下关系、水平关系与交叉关系 企业权威与政府权威的区别和联系 (内部权威与对外权威) 企业活动中的信息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