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贸易政治 思考题 什么是贸易政治?贸易政治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什么是“内嵌式的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主要有哪些观点? 国际贸易体制(GATT和WTO)的发展包括几个重要的阶段,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GATT和WTO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自由贸易”、“公平贸易”与“战略贸易”?在国际贸易政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利益以及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同流派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贸易政治如何反映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用贸易政治理论来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努力? 案例:中美贸易争端;美日贸易争端 一、有关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有关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Adam Smith: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分工从事最擅长的生产,得益。(单一产品之间)英国、葡萄牙 David Ricardo: 比较优势:没有绝对优势,贸易同样有利益。1817年《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即使葡萄牙产生葡萄酒和布都比英国便宜,两国贸易葡萄牙仍然得利。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 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瑞典人)(1920-30年代)进一步论证了李嘉图的观点:提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在生产方面的诸要素如资本、劳工和资源的相对丰裕和缺乏(丰裕程度或匮乏程度)决定的,再次基础上开展国际分工,区分出资本密集型国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发展中国家)。 对The Heckscher-Ohlin theorem的修正 影响贸易的因素除自然禀赋外,还包括历史事件、政府政策与累积原因。 理论发展: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干中学”(learning curve?)、技术革新(innovation),规模经济等。(吉尔平,2003,228) 里昂惕夫悖论:引入“人力资本”、规模经济等概念到贸易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悖论。(同上,229)(土地的因素)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y 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y(1940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解释:一国为什么存在反对、赞成自由贸易的集团(trade liberalization benefits abundantly endow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hurts poorly endowed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a state):自由贸易有利于该国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而不利于该国较稀缺的要素。(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命题:自由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得益?)中国:自由化有利于中国的工人;法国:农民反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民赞成农产品自由贸易。 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 “比较优势”的有关理论解释不了。 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仍会发生,主要的原因:根据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消费者不同的口味、更为专业化、更为复杂的生产(production of more specialized and sophisticated manufactured products)。 发达国家之间的汽车贸易。 公司内贸易:跨国公司带来的直接投资的结果,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布局:产业组织问题;价格转移问题。 到1990年代末,50%以上的美日贸易是公司内贸易。 战略贸易政策(现实主义) 从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到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例证:鞋子与飞机。 战略贸易政策的基本观点: (1)强调国际竞争与贸易方式是以日益增加的利润为基础的独有的专业化的结果,不是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2)技术与规模经济日益重要;(3)国家通过确立产业政策(industrial targeting),可以创造竞争优势;(4)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更倾向于人为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arbitra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or competitive advantage)发展高科技。(5)把高收入工作岗位留在国内。例子:日本和东亚。(国家与市场: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自由主义对战略政策的批判:产业政策风险大,得益小;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Paul Krugman到底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还是自由贸易者? 战略贸易理论(STT)或新贸易理论 构成战略贸易理论的新理论元素: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度股权融资、资本配置绩效与企业价值.DOC
- “累计折旧”账户.ppt
- “业务流程重组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的阶段分析.doc
- 《长安园o产业别墅》 全案营销战略案.doc
- 《大中视野》第70期1.doc
- 《大中视野》第70期2.doc
- 《独立审计准则》精华.doc
- 《各种问题企业的解决方法》和《企业诊断问卷》.doc
- 《微观经济学》讲义6.ppt
- 《公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中国亏损公司是否无踪可循?.doc
- 基本面选股组合月报:大模型AI选股组合本年超额收益达6.60.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安集转债,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伟测转债,国内头部第三方IC测试企业.pdf
- 联想集团PC换机周期下的价值重估.pdf
- 计算机行业跟踪:关税升级,国产突围.pdf
- 科技类指数基金专题研究报告:详解AI产业链指数及基金布局.pdf
- 计算机行业研究:AIAgent产品持续发布,关税对板块业绩影响较小.pdf
- 民士达深度报告:国内芳纶纸龙头,把握变局期崛起机遇.pdf
- 社会服务行业动态: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地,霸王茶姬冲击美股IPO.pdf
- 通信行业研究:特朗普关税令落地,长期看好国产算力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