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11消息写作.ppt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11消息写作.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11消息写作.ppt

消息的写作 “2006年自治区又投了10个亿项目费,眼瞧着一个个大项目,缺人啊!”陈峰不无感慨,“我们局科技人员最年轻的也近40岁了,1995年后再没招到本科毕业生,每年地质学专业缺200人,地大(北京)的毕业生全部去,我都能接受。” 河南省地勘局人事劳动处处长董富强颇有同感:“局里一开会,嚷嚷最多的是活多没人干,我们每年只能到专科、技校招聘。到大学去招聘,一时很难招到,即便招到了,也留不住,一两年后就走了。”河南省地勘局的待遇还可以,工资总额在郑州市排第三位,2000年后,技术人员年收入达到五六万,还是没有本科生愿意去。他希望,高校在招生时,地质专业更多的要“考虑农村孩子”。 消息的写作 要把“待遇提高到能有人愿去做地质工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吴淦国呼吁。他分析说,地质行业是个艰苦行业,常出野外,待遇又不高,再加上子女上学困难等,地质队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负增长,人才缺失,造成了钻探工作量下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质”为名的大学向多学科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吸引生源,纷纷改名,8所地质院校,至今还力挺“地质”名称的只有中国地质大学一所了。 记者了解到,地大(北京)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加大了地学人才的培养力度,新增加了招收地学专业定向生。定向生招生考虑在各省市二本线上录取,计划招收100名。 消息的写作 一是主题重大,意义深远。主题重大是几乎所有新闻精品都应具备的条件之一。鲜明而重大的主题,是支撑新闻精品的灵魂。有了重大的主题,精品才有分量,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这篇消息的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反映的是我国传统地质学人才严重断层的问题,这个问题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连,是关系到地学人才后继有无人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强大国家的大问题。无疑这样的主题是鲜明而重大的,其意义是深远的。 消息的写作 二是善于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把这话借用到新闻工作中来,不妨把它改一下,“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很明显,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学会发现,善于发现,特别是学习发现新闻中的新闻。如今会议新闻的名目繁多,内容也千差万别,但大都有一大袋会议材料,诸如:“会议议题”、“领导讲话”、“经验介绍”、“发言材料”等。对广大受众来说,他们只关注会议中出现的新东西、新鲜事及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热门话题。 消息的写作 三是事实说话,感染力强。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新闻靠事实影响读者,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的基本功就是要用事实说话。大量的新闻实践说明,能反映本质、体现主题、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服人、打动人的典型事实可使报道显得生动、深刻。这篇消息在选用典型的事实说话方面是成功的。如文中写的:“地学人才断层最为严重的专业是:资源勘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质学、勘察技术与工程和测绘工程。5年内,这五个专业岗位需求3万大学生。” 课间休息 二、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 (一)与导语相辅相成 (二)主题集中明确 (三)材料典型充分 (五)写法勇于创新 (四)结构层次分明 第五节 消息的主体 一、消息结尾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消息的结尾,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已经将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清,写作者从新闻事实的整体和阐明主题的需要做一个“了结”的工作,即从全盘考虑做出进一步的总结、概括、说明或补充。 结尾是跟读者告别的地方,如果草草收场,不了了之,就很难给读者留下余意和余味。所以,我们应该把文章的各个部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地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的败坏。也许结尾并不提供重要的新闻事实,但是如果它写好了,可以给前文锦上添花,写坏了,对前文的破坏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消息的结尾 先来欣赏新疆电视台《维吾尔乡村有所汉语小学》的结尾。采编人员对这条消息的结尾,再三推敲,反复构思。该新闻稿件的结尾的确写得很好: 目前,依麻木乡国语小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已经计划把这所小学纳入到国家、自治区免费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当中。 这是一个总结式结尾。它是在结尾处对消息的内容加以小结,点明新闻事实的意义,或做一归纳,再次点明主题,找出诸多事实的共同意义,给读者留下一个整体印象。 二、消息结尾的常见形式 (一)评论 《光明日报》1999年12月12日刊登的消息《我国攻克制革世界性技术难题新型酶法制革工艺面世》的结尾,就是转述专家评论的写法: 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我国是皮革生产大国,目前大小制革企业148万家,年产优质皮革42亿张,年产值658亿元,利税66亿元,出口创汇720多万美元。但一些乡镇、个体制革企业靠制革使当地的农民脱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