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doc免费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卫风·氓 解题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十 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以外的地方乐歌,包括十三“国风”加“二南”,即十五个地区的乐歌,计160篇。《雅》是周王畿一带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计105 篇,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计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自然和谐,富艺术感染力。 在形式上是一首赋体叙事诗,但也兼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诗歌通过女主人公自述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及被遗弃的过程,反映了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上的悲惨遭遇,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诗歌共六章:第一章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第二章写女主人公的思恋之情及结婚;第三章总结婚姻爱情的教训;第四章申辩自己无辜被遣;第五章写自己辛勤操持家务,却遭到粗暴的对待;第六章抚今追昔,不胜感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综合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赋为主,比、兴手法运用得相当。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叙事上采用了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抒情上运用了叙事言情、议论抒情及直抒胸臆的手法情节的变换与情感的变化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首反映征戍生活的诗。诗歌以远征归来的战士的口吻回顾了对的战争,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既抒发了对战争哀怨,又抒发了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之情,是《诗经》中表现战争题材的优秀作品。在题材上开后代边塞诗之先河。本诗共六章,一、二、三章回忆征战的劳苦与忧愁四、五章回忆对敌作战的情景六章由回忆写到归途中的情景,抒写了抚今追昔的哀伤心情。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本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但重在抒情。诗歌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前三章的起兴暗寓着征战时间的长久与征战的劳苦,与哀怨的情感相生相映。尤其是诗的第六章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诗前三章都以“采薇”兴起,但在“作”“柔”“刚”等描摹薇菜的词中显示出时间的推移,季节士卒。末章“昔我往矣”四句,是《诗经》中最为人喜爱的段落,迭字和迭词的运用迭字和迭词的运用,是这首诗的个特点,这些迭字和迭词,或抒情,或状物,或写景,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增加了音节上的节奏感。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食客冯谖寄食效力于孟尝君门下,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住了主人权力地位的事迹,描绘了冯谖富有才干智谋及远见卓识的“奇士”形象。冯谖不仅仅是个依附主人的食客,也是个具有独立思想和卓越才能的策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政治上的民本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士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上善若水571?-前471?),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弃官退隐。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但学术界对此书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多有歧见。书分为八十一章,上下两篇,约五千多字。其中,上编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称《德经》。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全书文约义赡言辞隽永是一部不朽的哲理本章把水作为一个行为者或行为者集群而进行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肯定评述,赞美水既给人带来好处又不跟别人争斗的品德,劝导人们以水为典范章的主旨在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河上公注本题“益谦”,可能即基于此。老子在此首先利用古代得道的圣人之言来阐明一种谦退而有益的处世策略:委曲自己就能全身,忍辱含垢就能正人,虚怀若谷就能充盈,否定自我就能新生。接着,老子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热衷于以礼法来治国的倾向,希望他们能像古代圣人一样,以身作则,无为而治,既不自以为是,又不自高自大,而能与世不争,以便使自己功成名就,成为天下人所归附的君长。由此可见,老子的谦退不争,实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值得指出的是,今人大都认为本章开头的六句在谈辩证法,在谈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曲”与“全”、“洼”与“盈”、“少”与“得”、“多”与“惑”等等,很难说是互相对立的正反两端(“曲”与“直”、“全”与“偏”、“洼”与“隆”、“盈”与“亏”、“少”与“多”、“得”与“失” 等等,才是互相对立的正反两端)。老子此文其实只是在强调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根本不是在阐明其间的相对关系与相互转化。此文所论完全是一种现实的处世策略,与第二章的哲学性论述是完全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在行文上,此章也体现了《老子》

文档评论(0)

38号店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