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乌江流域(重庆段)鸟类资源及保护 【作者】张易 【关键词】乌江流域??鸟类??资源??区系 【指导老师】韩宗先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1?引言鸟类具有巨大的观赏价值以及经济科研价值,并且是昆虫的重要天敌,对有害昆虫种群的数量起着调节与控制作用,同时鸟类多样性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研究可以充分反映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情况,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及鸟类资源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重庆段鸟类的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用双名制对重庆市鸟类的分类研究。从描述黄腹山雀(Parus venutulus)?和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起,至今百余年间,共有中外学者30余人,先后对重庆市鸟类进行了研究,主要著述60余篇。根据资料综合统计,在1870—1949年的80年间,中外学者先后共报道了重庆市的鸟类170余种、20余亚种。主要有王希成(1935)常麟定(1945)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鸟类工作者在鸟类区系调查工作中,对重庆市鸟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有施白南(1962)?,余志伟(1980、1986),邓其祥(1982、1983),唐安华(1989),张耀光(1988),张家驹(1987、1994)。重庆市原属四川省范围,就目前重庆市所辖区域而言,在四川省1949年后记录的16个新亚种中有2个亚种是在重庆记述的,另重庆新增的四川新记录种有10种。至1982年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一卷出版时,重庆市鸟类为268种另28亚种,目前重庆市鸟类总数已增至325种另35亚种。分隶于17目、61科、174属,非雀形目鸟类为32科、159种与亚种;雀形目鸟类为29科184种与亚种,鸟类种数占全国鸟类种数1244种的26.2%,占原四川省625种的52.2%。从生境上看,农田生境鸟类最多(31.25%),从居留类型上看,候鸟102种(28.3%),留鸟152?种(42.2%),从区系上看,以东洋界成分为主(61.4%),然而真正的只针对乌江流域(重庆段)地区的鸟类资源的调查研究却未见相关报道[1]。搞清乌江流域(重庆段)的鸟类资源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及区系特征,是保护流域地区生物资源多样性、合理利用其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也为鸟类的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迄今为止,针对乌江流域(重庆段)的鸟类调查研究只有少数零星的报道,长江师范学院地处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学校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有“乌江流域生物资源研究所”,对乌江流域地区特别是重庆段的研究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研究比较全面地整理了前人涉及该区的鸟类资源研究资料,结合涪陵周边区域的野外实地调查,就乌江流域(重庆段)的鸟类资源作专一题报道。2?自然概况乌江,古称巴江、夜郎水、延江、黔江、枳江、涪水,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乌江流域位于东经104°10′~109°12′,北纬25°56′~30°22′(图1),西以乌蒙山与金沙江支流横江-牛栏江为分水岭;南以苗岭与珠江流域西江上游红水河、北盘江为分水岭;东以武陵山与沅江为分水岭;西北以大娄山与赤水河、綦江为分水岭。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主要横跨黔渝两省市,流域面积87920平方公里,海拔落差巨大,形成了天险水道,而且流域地区呈狭长带状,地形复杂,因此区内从上到下气候复杂多变。其下游的重庆段包括酉阳、黔江、彭水、石柱、南川、武隆、涪陵7个区县,这一地区主要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湿润气候[2],具有温热、降水充沛、日照短缺、四季分明、山地垂直等特点。?图1??乌江流域图乌江流域重庆段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海拔1000~1800米之间,广泛分布于酉阳、黔江、彭水、石柱、武隆等区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主要分布在沿江两岸,台地多叠置在宽阔平缓的低、中山顶部,平坝则多分布在槽谷底部和沿江一线[3]。乌江流域重庆地区区域性生物气候条件多变,土壤垂直结构带谱比较复杂,形成以下主要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5]:针叶林-马尾松群系(Form Pinus massoniana),生长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黄壤上及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栓皮栎群系(Form Pinus massoniana var.ibilis),生长在海拔260~800米的丘陵地区,林下土壤为紫色土;灌丛-火棘、小果蔷薇灌丛(Form Pyracantha Fortuneana Rosa Cymosa),该灌丛是分布于流域地区重庆段的主要灌丛,多分布于岩石出露处的向阳坡,土层一般较薄;草丛-白茅、野古草草丛(Form 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Arundinella birea),该草丛在区域内广泛分布,对土壤
文档评论(0)